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危险因素评估方法的探讨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危险因素评估方法的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危险分级的有效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5分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东京指南(2018)》(以下简称TG18)分级分为2组:TG18 Ⅰ级者为轻度胆囊炎组(n=15);TG18 Ⅱ、Ⅲ级者为中重度胆囊炎组(n=13)。选取同期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5分&MELD评分&15分且TG18 Ⅰ级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损伤和手术并发症。结果共纳入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4例,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16例, 年龄(57.3±5.9)岁。中重度胆囊炎组中患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患者(13/13)显著多于对照组(11/16)和轻度胆囊炎组(10/15)(P&0.05)。与对照组相比, 轻度胆囊炎组和中重度胆囊炎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腹腔引流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与轻度胆囊炎组比较, 中重度胆囊炎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一步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 术后第3天轻度胆囊炎组和中重度胆囊炎组手术后的血胆红素、血肌酐和MELD评分均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的Child评分优于手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胆囊炎组患者Ⅰ~Ⅱ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1/13)显著高于轻度胆囊炎组(5/15, χ2=7.479)和对照组(4/16, χ2=10.20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Ⅲ~Ⅴ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胆囊炎组患者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2/13)显著高于轻度胆囊炎组(7/15, χ2=7.385)和对照组(5/16, χ2=11.02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评分联合TG18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分级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危险分级的有效评估方法, 同时合并MELD评分≥15分和TG18Ⅱ、Ⅲ级的患者微创手术存在高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