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肝组织和血浆中瘦素水平的变化

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肝组织和血浆中瘦素水平的变化

         

摘要

目的 探讨实验性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和血浆中瘦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于实验开始时处死一批大鼠作为0期正常对照组,剩余大鼠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0.3 mL/100 g体重,每周2次)复制肝硬化动物模型.于第3、6、9、12周各处死一批大鼠.用RT-PCR检测各期动物肝组织中瘦素的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期动物肝组织中瘦素的表达和定位,用放免法检测各期动物血浆瘦素和透明质酸水平.MPIAS-500多媒体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作肝内胶原定量分析.结果 RT-PCR检测显示正常肝组织中有少量瘦素mRNA表达(0.43±0.45),随着肝硬化的形成,其3、6、9、12周表达量逐渐递增(分别为:0.91±0.07、1.17±0.11、1.26±0.14、1.27±0.19)(与0周比,P<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显示正常肝组织可见瘦素在血管周围、汇管区及肝素间质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有少量表达.随着肝硬化的形成,瘦素表达增多、增强(P<0.01).模型组各期(3、6、9、12周)随着造模时间的增加,血浆中瘦素(ng/mL)(10.665±1.827、11.536±2.739、13.2±1.904、11.207±2.293)均逐渐增加,各期模型组均高于正常组8.005±1.028,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肝脏瘦素mRNA水平与血浆中HA及肝内胶原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和血浆中瘦素水平增加,并随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逐步升高,从而参与肝硬化病理过程的发生.

著录项

  •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806-808|共3页
  • 作者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浙江,杭州,310006;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浙江,杭州,310006;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浙江,杭州,310006;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浙江,杭州,3100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肝硬变;
  • 关键词

    瘦素; 肝硬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