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窒息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造模成功率与生存率影响因素的探讨

窒息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造模成功率与生存率影响因素的探讨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窒息法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CPR)模型的观察,探讨影响大鼠CA-CPR模型造模成功率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50只SD大鼠根据其体重分为Ⅰ组(10只,250~300 g)、Ⅱ组(30只,300~350 g)、Ⅲ组(10只,350~400 g),通过窒息法建立CA-CPR模型,记录并比较三组大鼠基线资料、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率、心肺复苏(CPR)时间、ROSC后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等.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ROSC成功率分别为90.00%(9/10)、60.00%(18/30)、60.00%(6/10),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的CPR时间(365.16±76.66)s,与Ⅱ组(417.19±92.00)s、Ⅲ组(60.80±115.40)s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将体重、肛温、HR、平均动脉压、窒息致心脏骤停(ACA)时间、CA持续时间,分别纳入是否ROSC(χ2=25.115,P<0.001)、是否存活72 h(χ2=14.191,P=0.001)的获得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ROSC与ACA时间OR为1.087,95%置信区间(95%CI):1.031-1.146;存活72 h与体重OR=0.953,95%CI:0.915-0.992、HR OR=0.957,95%CI:0.921-0.994.结论 在标准造模条件下,体重较轻的成年鼠,具有较高的可能实现ROSC并成功建模;大鼠的基线心率、体重与大鼠的生存结局成负相关,ACA时间与良好的结局呈正相关.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65-71|共7页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120;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12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120;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120;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广东深圳 518034;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广东江门 529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12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实验医学、医学实验;
  •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动物模型; 窒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