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牦牛不同部位前体脂肪细胞分离鉴定及分化关键基因表达研究

牦牛不同部位前体脂肪细胞分离鉴定及分化关键基因表达研究

         

摘要

旨在建立牦牛皮下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研究模型,并检测两部位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表达量差异,为研究牦牛不同部位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提供试验材料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采取5头18~22月龄健康麦洼公牦牛的皮下脂肪组织和背最长肌组织,利用胶原酶消化,分离皮下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随后根据细胞来源将细胞分为肌内组和皮下组,对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生长曲线绘制、脂肪细胞油红O鉴定以及使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分化关键基因PPARγ、C/EBPα、FASN、HSL的表达。结果表明,牦牛皮下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离培养1 d时大部分为圆形,随培养时间增加,形态变为梭形;CCK-8结果显示生长曲线为正常的S型,并且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在第4天生长速度显著高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REF-1表达为阳性,表明分离的细胞确为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后形成含有圆形大脂滴的成熟脂肪细胞,脂滴经油红O染色呈红色,且检测关键基因均有表达;PPARγ、FASN、HSL表达量在皮下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量随分化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肌内与皮下前体脂肪细胞中C/EBPα表达量在分化前期逐渐增加(P<0.05),在分化后期表达量出现下降,肌内前体脂肪细胞FASN和HSL表达量在第3天显著增加,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在第6天才显著增加。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分离了牦牛皮下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并成功诱导分化至成熟脂肪细胞,发现成脂分化关键基因PPARγ、HSL、FASN表达量在9 d分化期内均呈现上升趋势,C/EBPα表达量在分化第6天之后显著下降,为进一步研究牦牛皮下和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规律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