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

仔猪白痢是仔猪在吃奶期间常见的腹泻病,几乎每个猪场均有发生。个别猪场发病率达40%-50%,部分仔猪由于反复发作,生长停滞,成为僵猪,死亡率达10%-30%,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长期以来,仔猪白痢是一个严重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难题。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治愈了仔猪白痢300余例,现将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如下。1.发病原因 仔猪白痢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其是条件性致病菌,其致病力相对恒定,仔猪抗病力下降,大肠杆菌才会乘虚而入,才会发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实验证实猪轮状病毒也是仔猪白痢的病因之一。众所周知,仔猪生长发育过程中均会出现仔猪生理性贫血阶段。其形成原因是母猪产仔后,母猪泌乳量逐渐增加,20-21d达到高峰,不能再增长了;而仔猪出生后发育迅速,12-15仔d猪营养需要超过母乳增长而出现剪刀差,导致仔猪营养不足。其中,还有一个特殊营养物质不足,如,铁。仔猪出生前7d不需造铁,第8d开始自己合成铁,约需5-8mg/d,母乳只能满足5%,其余,只能动用肝脏中贮存的约40mg铁,大约能用5-8d,也就是说12-15d,不仅是母乳不足出现剪刀差,同时也缺铁,因此,形成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得不到有效扼制,很快发展为病理性贫血,仔猪抗病力大幅下降,大肠杆菌乘虚而入,导致临床上白痢的发生。从以上机理,我们不难理解白痢发病规律:少数仔猪10日龄开始发病,15-21日龄是发病高峰。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第6期|170-170|共1页
  • 作者

    冯月辉;

  •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畜牧兽医站;

    内蒙古赤峰 0243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