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原文化研究》 >从商周'贞'字义的变化看早期中华信仰的成长

从商周'贞'字义的变化看早期中华信仰的成长

         

摘要

cqvip:甲骨卜辞中的“贞”字确为“卜问”之义,但它的含义在周初发生了变化。从卜龟的程序来看,有“贞龟”这一步骤,郑玄解为“正龟于卜位也”,是解“贞”为“正”,这是合理的。又从卜龟流程看,“贞龟”不应解为“问龟”,因为“问龟”之事已包含在“命龟”程序之中。由此可知,“贞”在周代已有了“正”的含义。《周易》在西周晚期至春秋这段时间生成,处在从“鬼谋”过渡到“人、鬼共谋”的时代,对人间道德尤其是王者道德的关注成为文献生成活动的主题,所以《周易》“元亨利贞”之“贞”取“正”义正切合当时的社会思潮。孔子晚年习《易》,重新确认了“贞”的“正”义。总之,“贞”取“正”义,是早期中华信仰成长的一个重要见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