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夏教师》 >高考历史命题“能力立意”价值取向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高考历史命题“能力立意”价值取向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摘要

伴随课改的深入,高考历史命题立意也相应做了调整,由传统注重双基到注重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能力立意"成为共识。具体说就是命题越来越注重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此全面考查学生的人文底蕴,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以及勤于反思,不断创新的实践精神。既然高考命题已经成为引领教学创新的标杆,我们的历史教学实践有没有紧跟这一步伐呢?原《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教授曾忧心忡忡地说:过去"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当下"高考这样考,我们还不知道怎么教"。结合近几年高三教学实践经验,我觉得:要适应当前高考的命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注重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材处理的高度;二是教学立意的深度;三是知识拓展的广度;四是课堂教学的效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