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艺术科技》 >论心理公益广告中多模态隐转喻的意义构建--以《我有一只黑色的狗》为例

论心理公益广告中多模态隐转喻的意义构建--以《我有一只黑色的狗》为例

         

摘要

认知语言学家将隐喻和转喻从修辞领域引入认知领域,提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这一人类认知的基本手段,然而目前对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语言文字的隐转喻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逐渐从单一模态转向多模态,社会上也随之频繁出现多模态的语言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当今社会的各种新生语言现象,语言学家提出了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这一概念,并进行深入研究。多模态隐转喻理论以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为基础加以延伸拓展。在多模态隐转喻中,隐喻和转喻的源域和目标域往往存在于不同的模态当中,或是源域与目标域综合使用了多种模态,读者需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知。公益广告作为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信息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心理类公益广告因为近年来心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备受关注。文章主要以《我有一只黑色的狗》(I have a black dog)这则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心理公益广告为例,分析其中多模态隐转喻因素的呈现方式及对整则公益广告内涵体现的帮助,从而研究心理类公益广告中多模态隐转喻的意义构建,进一步加深对心理类公益广告及多模态隐转喻的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