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黄梅戏艺术》 >“怀腔”与清代的安庆及石牌

“怀腔”与清代的安庆及石牌

         

摘要

“怀腔”是今天跻身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的源生形态. “怀腔”是一个艺术上的“朋友圈”. 清代嘉道年间,安庆地区广大农村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逐渐兴起参与娱己娱人的以本地乡音乡韵,演绎身边人物故事的戏曲活动,这些自称“玩友”的群体在本土和外乡的演艺活动称为“玩班子”.各县乡都有各自的声腔特点和表演套路,即“各唱各的调,各说各的音”.怀宁石牌演出市场的繁荣与宽松,吸引了大量的民间班社前来献艺,众多的班社在此交流、交融,调整后达到相互认同的演唱模式,这种相互靠拢达到逐渐统一的演艺模式,经民间艺人冠名,是为怀腔.

著录项

  • 来源
    《黄梅戏艺术》 |2016年第4期|18-21|共4页
  • 作者

    何成结;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