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微生物学报》 >麻疹病毒減毒过程的观察

麻疹病毒減毒过程的观察

         

摘要

本文叙述了列4株麻疹病毒在人羊膜细胞、鸡胚羊膜腔与鸡胚细胞中的传代过程及毒力变化。观察了下列各系病毒接种易感儿后的发热反应与血凝抑制抗体。一、在人羊膜细胞中传代的''''羊膜系''''(HAM)其毒力较自然麻疹已显著减轻,但从45代到69代之间继续传代,进一步的减毒作用不显著。二、在鸡胚中传代减毒作用很明显。以羊膜系病毒适应于鸡胚而获得了''''鸡胚系''''(CE),第12代时毒力无变化,在12代与20代之间,反应性与抗体水平呈急剧下降,但至33代抗体水平与抗体阳转率仍然维持在20代的水平,未继续下降。于鸡胚中传18代后改用快速传代法(每4—6天传代,以代替原来的9天传代),病毒繁殖高峰提前,由此而获得了''''鸡胚快传系''''(CER)。该系毒种的反应性也极低,但虽经快传至18代(合计在鸡胚中共传36代),仍保留了较高的阳转率及相当的抗体水平,与CE20无大区别。三、羊膜病毒直接适应于鸡胚细胞后出现了三种不同情况:1)HAM60CEC系虽然在鸡胚细胞中传至14代,但始终未能适应在该系统中繁殖,减毒作用也不显著;2)HAM47 CEC系的发热反应已明显降低,但仍不稳定,其免疫性与羊膜系相近;3)HAM55 CEC系的发热反应极度降低,抗体阳转率仍高,但抗体水平则显著下降。从以上结果看来,似乎麻疹病毒在鸡胚细胞中传代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减毒。四、通过鸡胚后再适应于鸡胚细胞的三系毒种CE15 CEC、CER8ECEC和CE26 CEC均能达到高度减毒,但免疫性似有一定损失,其极端者如CE26,CEC不但抗体水平很低,阳转率也显著下降。根据以上结果,对麻疹病毒减毒的规律性提出了讨论;病毒可依其毒力水平分为强毒、初步减毒株、中等度减毒株、高度减毒株及超减毒株。在人羊膜细胞、鸡胚或鸡胚细胞中传代均有减毒效果。减毒在一定代数后出现,但在某一系统中传递的代数并不是直接决定减毒程度的唯一因素。病毒在某一系统中传代,毒力减弱到一定程度后,继续传代的减毒作用就不明显,而在更换另一系统传代后,就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减毒。

著录项

  • 来源
    《微生物学报》 |1966年第1期|P.15-23|共9页
  • 作者单位

    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内科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