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学报》 >辽南晚中生代以来的剥露冷却历史

辽南晚中生代以来的剥露冷却历史

         

摘要

古太平洋/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持续相互作用不仅引发了中国东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及岩浆活动,而且使古老而稳定的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岩石圈在中生代发生减薄、去克拉通化和破坏,并诱发克拉通地壳的持续拉张与减薄。为了更好地理解华北克拉通破坏后地壳持续拉张减薄过程及机制,本文利用锆石/磷灰石(U-Th)/He及裂变径迹等多种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结合锆石及磷灰石的U-Pb年龄,对辽东半岛南缘的剥露冷却历史开展了研究。来自5个花岗质岩石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磷灰石及锆石(U-Th)/He年龄数据及热历史模拟揭示了辽东半岛南缘经历了约120~95 Ma、85~70 Ma及始于55~40 Ma的三期快速剥露冷却作用,它们分别对应华北克拉通及中国东部晚中生代以来的三期伸展变形,可能归因于晚中生代以来古太平洋/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持续幕式俯冲、后撤及地幔物质上涌诱发的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以及克拉通破坏后地壳的多期伸展变形及幕式拉张减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