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自动化学报》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起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起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前后,国外学术界开始了复杂性与复杂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学者也开展了与此相关的系统科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综合集成法,进一步发展为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功应用.但是由于当时人们对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认识不足,以及技术条件所限,其应用受到了限制.随着思维科学/认知科学、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巨大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复杂巨系统,亟待有效方法来处理这类问题.在此背景下,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又获得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历程,分析了其典型案例,介绍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几个方向.本文力图为从事复杂巨系统研究和实践的相关人员提供理论方法指导和工程范例.

著录项

  • 来源
    《自动化学报》 |2021年第8期|1822-1839|共18页
  • 作者

    王丹力; 郑楠; 刘成林;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复杂性; 复杂系统; 综合集成;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