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羊同种异体松质冻干骨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
【6h】

羊同种异体松质冻干骨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羊松质冻干骨的制备及生物学检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羊松质冻干骨与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复合培养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羊MSCs-FDB复合体成骨行为的体内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骨再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略缩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羊松质冻干骨的制备及生物学检测
  目的:制备羊松质冻干骨(FDB),研究其大体微观结构特点,检测生物力学参数,为羊松质冻干骨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数据。
  方法:通过脱脂脱蛋白及冷冻辐照等方法制备羊松质冻干骨和未冻干的深冻骨。观察大体形态和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超微结构,测量孔隙大小;微-CT测量计算其骨形态计量学参数;MTS生物力学机进行力学性能检测,随机附带软件记录其最大载荷和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力学参数。
  结果:制备成大小为10×10×10mm3羊髂骨松质冻干骨块及深冻骨块。大体观察见羊松质冻干骨块外观呈乳白色,透亮,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羊松质冻干骨块呈三维多孔网状结构,孔隙相互连通,测量孔径大小为268.60±40.01um。微-CT形态计量分析显示羊松质冻干骨的形态计量参数, BMD是317.98±46.70 mg/cc,TMD是465.41±42.83 mg/cc,BVF是0.4861±0.1135, Tb.Th.是0.1601±0.0340 mm, Tb.SP.是0.1729±0.0506 mm, Tb.n.是3.0322±0.3081/mm。力学测试结果:冻干骨与深冻骨的最大抗压力分别是663.57±20.98Nu和430.41±31.47Nu;最大压缩强度分别为8.19±0.80 MPa和5.31±0.62MPa;弹性模量分别为289.45±30.10MPa和23.37±3.45 MPa。
  结论:羊松质冻干骨具有作为支架材料的理想孔隙大小及孔隙率,有一定的生物力学抗压性能,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第二部分羊松质冻干骨复合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及与同种异体松质冻干骨复合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联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对BMSCs进行分离及传代培养。取第2、5、8代的BMSCs培养观察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使用成骨诱导液对BMSCs进行成骨诱导,用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BMSCs的成骨性能。将第3代BMSCs与羊松质冻干骨块在体外复合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松质冻干骨上的附着生长情况。
  结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24h后,部分细胞贴壁,多以圆形、椭圆形等不规则形态散在分布,4d后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状,开始形成小的集落,6d后细胞集落增多,并逐渐连成片状。10d后各细胞集落之间逐渐相连,相互融合,铺满整个瓶底。传代培养的干细胞悬于培养液中,2h散开贴壁,第2d全部贴壁,3-5d时达90%。BMSCs的生长曲线呈S型,P2、P5、P8细胞的生长曲线形态基本一致,第1-2d为潜伏期,生长较慢;3d后细胞增长速度加快,进入对数期;第7-8d停止生长,进入平台期。茜素红染色检测诱导细胞的分化情况,在12-14d时出现分化迹象,有点状的钙化斑,且分布均匀,16d左右有矿化骨结节出现,第21d时骨结节形成比较明显。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BMSCs经定向诱导21d后出现小的点状钙化斑。BMSCs和羊松质冻干骨的复合物(MSCs-FDB)上有细胞生长。2h可见细胞贴附在FDB孔隙内部及表面,胞体较小,细胞与骨小梁结合不太紧密,随着培养时间增加,24h时胞体增大,生出突触,与材料结合紧密。48h时,细胞呈不规则形状,部分细胞形成小的集落,细胞功能活跃,胞体扁平,贴附在小梁骨表面。
  结论:BMSCs具有自我增殖与自我更新能力,P2、P5、P8的细胞均有很良的生长性能,P3在成骨诱导剂作用下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与同种异体松质冻干骨组织相容性好。
  第三部分羊MSCs-CFDB复合体成骨行为的体内研究
  目的:研究 MSCs-CFDB复合体在大动物体内的成骨行为,为同种异体MSCs-CFDB复合体在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9只2.5-3年龄40-50kg的实验绵羊,速眠新Ⅱ注射液麻醉后,在羊胫骨内侧距膝关节面下3-5mm处,截骨形成10×10×10mm3干骺端骨缺损模型。A组(实验组):将培养24h的MSCs-FDB复合体填充左下肢骨缺损区。对照组用DMEM液培养24h的羊松质冻干骨植入右下肢相应部位骨缺损区。术后观察实验动物的一般活动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分别术后4w、8w、12w随机各处死3只动物,取植骨块表面软组织和3cm×3cm×3cm大小骨标本,微-CT检查并重建骨小梁形态结构,分析测量主要骨形态计量参数包括骨矿物质密度(BMD)、组织骨密度(TMD)、骨体积分数(BVF)、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隙宽度(Tb.Sp.)和骨小梁数量(Tb.n.)。脱钙后行 HE染色和 Masson三色染色,分析植入物的成骨情况。
  结果:术后实验动物活动正常,切口正常愈合。大体观察植骨周围软组织,术后4w见表面纤维组织疏松,淡粉色,于8w、12w时,逐渐变致密,颜色渐接近周围正常骨膜组织,无感染;组织切片未见淋巴浸润。微-CT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骨组织结构变化趋势一致,术后4w时骨小梁结构略增粗,孔隙增大,8w时小梁结构增粗,12 w时骨小梁结构再次变细,孔隙增多变小,于所在部位的骨结构整合,不能区分。微-CT检测移植物在4w、8w和12w时的骨矿物质密度BMD:实验组为145.10±19.96 mg/cc,238.41±33.73 mg/cc和215.30±28.50 mg/cc;对照组为134.08±23.79 mg/cc,240.20±23.02 mg/cc和218.70±31.60mg/cc。实验组的BVF在4w、8w和12w时分别为0.3772±0.0474,0.6038±0.1099和0.4016±0.0575;对照组为0.3629±0.0510,0.5967±0.0699和0.4453±0.0503;实验组和对照组4w、8w、12w时的Tb.Th.分别为0.1535±0.0282 mm和0.1600±0.0258mm,0.2974±0.0448 mm和0.2830±0.0445mm,0.1710±0.0239 mm和0.1650±0.0224mm;实验组和对照组的Tb.Sp.在4w、8w、12w时分别为0.2591±0.0360 mm和0.2932±0.0359mm,0.1866±0.0254 mm和0.2193±0.0382mm,0.2681±0.0342mm和0.2273±0.0332mm。实验组和对照组的Tb.n.在4w、8w、12w时分别为2.5573±0.3052 mm和2.2531±0.3610mm,2.2149±0.2599mm和2.2469±0.2650mm,2.4632±0.2844mm和2.8050±0.3384mm。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骨组织结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术后4w时骨小梁结构稀疏,略增粗,孔隙增大,有新纤维骨生成,在原骨小梁的周边可见条状编织骨,原骨小梁组织少部降解,无炎症细胞;8w时骨小梁结构增粗,小梁变密,新骨的形成及移植骨的降解都明显增加,出现新骨旧骨的相互交织状态;12w时骨小梁结构变细,孔隙增多变小,原骨小梁组织大部分被取代,新骨逐渐向成熟骨组织转变。总体上, MSCs-FDB组的变化趋势比单纯FDB组更快更明显。Mason三色染色于术后4w可见两组中红色骨纤维周边少量蓝绿色骨纤维,8w时蓝绿色新生骨纤维组织增多,与红色纤维组织骨相互交织包绕,组织内细胞核明显。12w时可见大量蓝绿色新生骨组织,有少量红色纤维组织,重建的骨小梁规整。与实验组相比,这一变化过程在对照组中发生缓慢。
  结论:羊松质冻干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在同种异体干骺端有较好的成骨性能。但在成骨过程的4w时,骨骼总量明显下降,影响其生物学性能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