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国公司内部合作流程管控优化——以某跨国公司为例探讨销售流程的优化
【6h】

跨国公司内部合作流程管控优化——以某跨国公司为例探讨销售流程的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案例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概述及研究方法

第2章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存在的问题(以某MNC为例)

2.1 案例跨国公司介绍,内部组织结构及战略重点

2.2 销售流程控制解析

2.2.1 跨国公司风险界定

2.2.2 跨国集团高级经理人的管理能力

2.2.3 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流程的问题

第3章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流程设计更新

3.1 权责体系流程的改进

3.2 价格管控流程的改进

3.3 其他非管控流程优化建议

3.3.1 在技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成立本地研发中心

3.3.2 监督管控流程改进

3.3.3 绩效与激励体系流程改进

3.3.4 培育“知识共享”文化

3.4 改进后的公司内部贸易流程评价及不足之处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国际跨国公司技术及知识创新通常会遵循一定的轨迹,即以需求国本地(子公司)为技术创新的起点,在技术日趋成熟时占领需求国本地大部分市场,顺利成章的成为区域的技术能力中心(competencecenter),进而由集团公司委任,成立技术能力中心支持集团全球范围内各子公司在该业务上的需求。近年来,行业与地理界线日渐模糊,如何充分开发利用集团内技术资源,增进集团商业运行效率,进而助力集团及旗下企业,便成为了跨国公司要提上日程的一个问题。我们深知,跨国项目通常都是复杂且多变的,而且在不同阶段,根据阶段特殊性,通常会有母公司对子公司,或子公司对子公司的内部配合。这对企业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信息管理能力都大大的提高了要求;跨国的大型项目,都离不开总部技术能力中心的技术支持和本地业务单元在项目中无可替代的本地销售支持,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内部组织架构及流程管控的支持,在实践中通常会面临种种问题。例如,当该技术能力中心过于强大,往往会在集团内部显现出垄断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技术能力中心通常会因高度自治并且在技术垄断的情况下缺少同集团内成员相互分享知识的动力,使得高新技术在集团内部的应用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本文就正是通过“知识产权过度保护”这一问题而展开讨论的,希望通过优化现有的公司内合作路径来解决这一问题,即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帮助在管理者不受认知局限和地理局限,维护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能够协调好并有效控制海外运营的子公司也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经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迫切需要为这一突出问题尽快找到一个有效的理论指导,并在具体的商业活动中通过探索性实践赋予其理论价值。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希望能通过内部控制层面找到突破口,初步构筑出一个新的公司内合作模式,具体来说,即优化现有公司内部贸易销售分配方式,弥补这一问题在控制体系建设上的不足。
   实践证明,有效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能够预防,发现并及时纠正在该体系规范下的企业单位存在的重大缺陷,以及该机构是否有执行力的问题。本选题将以世界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领导者某集团公司的一个因内部竞争导致项目失败的典型案例,深度剖析不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并进一步通过优化销售流程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对各流程中要素的详细阐述,以期对症下药,直接而快速地递交有效解决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