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退休规划案例研究——基于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视角
【6h】

退休规划案例研究——基于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文献综述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思路

第2章 个人退休目标规划概述

2.1退休规划的理论基础

2.1.1退休规划的概念

2.1.2生命周期理论

2.2退休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2.2.1退休规划的原则

2.2.2退休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第3章 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概述

3.1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

3.2国外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研究

3.2.1美国的IRA计划

3.2.2德国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3.2.3新加坡的养老保障制度

3.2.4国外经验的启示

3.3税收递延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3.3.1几种税收递延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3.3.2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模型构建

第4章 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案例分析

4.1案例背景

4.2必要的前提假设

4.3退休金缺口计算及案例分析

4.4案例延伸

第5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5.1结论

5.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我国目前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使政府的养老负担愈发沉重,解决好这部份人群的退休养老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个人理财的角度而言,理财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财务自由,而养老生活则是这个终极目标当中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而言,如果一个人期望晚年生活的有品质且有尊严,不至于陷入“老无所依”的境况,就必须提前对退休养老做出有计划性的安排。因此,退休规划是个人实现退休养老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是为了满足退休后的日常生活,而对能够保证老年生活的养老金所做出的目标规划。实现退休养老目标的规划,实质上就是对退休生活的资金提前做好安排,借助多种渠道完成退休资金的筹备。参照国际上的经验,世界各国在构建养老体系的过程中,养老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而政府为了鼓励居民对商业险种的购买,主要的一个做法便是实施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采取税收递延的方式。所谓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政府允许个人在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对每期从工资中列支的保险费进行税前扣除,直到若干年后达到相关领取条件时,再根据当时情况补缴个人所得税。实施税收递延政策,不仅有利于增加居民退休后消费水平,更好地保障退休生活的品质,也有利于完善我国养老体系,有效地解决政府财政负担及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因此,本文选取这个论题,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站在税收递延的视角探讨解决养老金短缺的问题。通过研究“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相关内容、政策,结合具体个案,在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的情况下,给出相应的退休规划及保险产品配置建议,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易晓强;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颖;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42.67;
  •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税收递延; 退休规划; 产品配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