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区域间技术转移本地性偏好的研究——基于中国省际专利许可数据的实证分析
【6h】

关于区域间技术转移本地性偏好的研究——基于中国省际专利许可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数据选择综述

2.2 研究方法综述

第3章 问题的提出与创新点

3.2 模型创新

3.3 方法创新

第4章 中国专利许可的空间模式及特点

4.1 省际专利许可数量波动很大

4.2 省际专利许可以本省市场为主

第5章 模型概述及实证检验

5.1 引力模型与边界效应模型概述

5.2 模型与数据说明

5.3 实证分析

5.3.1 基本回归

5.3.2 引入其他贸易壁垒因素模型的回归

5.3.3 分年段的回归检验

第6章 灵敏度检验——省区市内部距离

第7章 结论与深化研究

7.2 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技术转移是推动技术进步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促进技术转移,是我国当下产业结构转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市场一体化的重要策略。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对技术转移、引力模型、边界效应模型的研究现状,而后详细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用省际专利许可数量来代表技术转移,因为专利许可是技术市场化的重要方式。
  本文采用2002-2015年中国省际专利许可数量作为样本数据,在边界效应模型中对技术转移的本地性偏好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发现:在不同模型设定下,中国省际技术转移确实存在明显的本地性偏好;在控制了经济规模、合作距离、产业结构、省际临近等壁垒因素之后,省际技术转移的本地性偏好程度大约在15-25倍之间,可以说明,以技术转移为代表的技术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之产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较低;在分年段的回归检验中,我们发现,2002-2015年间省际边界效应出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即本地性偏好强度一直在不断上升,上升主要是受到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且无论是鼓励性政策亦或是打击性政策,本地性偏好程度均为上升趋势;另外,地理距离与技术转移呈显著负相关,“省际临近”与技术转移呈现显著正相关,但影响程度较小。最后,本文还就内部合作距离的不同定义做了多次回归检验,虽然不同定义的内部距离得出的本地性偏好程度不同,但本地性偏好确定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
  经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肯定,我国技术转移受边界影响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科技基础出发,协调创新政策体系,出台并切实执行鼓励性的双边技术转移政策,并进一步促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打破边界效应,降低技术转移的本地性偏好,实现技术转移的全面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