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分析——基于IO-SDA方法的分析
【6h】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分析——基于IO-SDA方法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分析

1.2研究选题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研究内容

1.4创新点与不足

1.4.1本文的创新点

1.4.2本文的不足

第2章文献综述

2.1.1碳排放强度等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文献

2.1.2对外贸易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文献

2.1.3二氧化碳生产端与消费端排放责任研究的文献

2.2国外二氧化碳排放量驱动因素分析

3.1研究方法

3.1.1指数分解模型

3.1.2结构分解模型

3.1.3 SDA分析方法优势

3.2研究模型—IO-SDA分解模型

3.2.1基本模型方法

3.2.2改进的模型方法

3.3数据

3.3.1数据说明

3.3.2数据来源

第4章实证结果

4.1基于IO-SDA分解驱动因素分析

4.2基于四类最终需求驱动因素分析

4.3基于产品“隐含”驱动因素分析

4.3.1三大行业二氧化碳驱动因素分析

4.3.2工业产品“隐含”二氧化碳驱动因素分析

4.3.3服务业产品“隐含”二氧化碳驱动因素分析

第5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5.1结论

5.1.1基于IO-SDA分解驱动因素宏观经济层面结论

5.1.2基于四类最终需求结论

5.1.3基于产品“隐含”结论

5.2政策建议

5.2.1基于IO-SDA分解驱动因素宏观经济层面建议

5.2.2基于四类最终需求建议

5.2.3基于产品“隐含”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源始于发展,因此气候变化问题最终也只能通过发展路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与创新来加以解决。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在国际社会已达成普遍的共识。众所周知,中国政府在《巴黎协定》形成的过程中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中国不仅把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更将其作为调整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内在需要。当前中国正处在由经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过渡的关键节点,中国应该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牢牢抓住全球际遇下各国高度重视以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绿色和谐的美丽中国。
  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变化的影响因素,对中国有的放矢地制定减排政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2000-2014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IO-SDA模型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为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大变量。结果表明:在2000-2014年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量为1034057.2万吨。分别定量的研究了五个因素对中国二氧化碳增长带来的影响。首先,由本论文的定量分析可知所分解出来的经济规模因素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232.5%。此外,经济规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被二氧化碳排放强度(-155.1)抵消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口规模,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动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分别为7.3个百分点、14.9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其影响十分有限。因此,应该加强技术进步的减排作用,诸如积极推广新能源与各大产业相结合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