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左室肥厚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研究及青年高血压临床研究
【6h】

左室肥厚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研究及青年高血压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和脑卒中发病风险及其预后的关系

前 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综述:脑座中确定的和新出现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青年高血压:病因学,靶器官损伤和治疗

前 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 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 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心电图左室肥厚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及其预后的关系
   背景和目的:研究己经证实,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但仅有少数研究专门评价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和脑卒中的关系,研究结果亦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评价我国人群中心电图左室肥厚是否脑卒中发病风险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相关。方法:采用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心电图左心室肥厚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利用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左心室肥厚对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入选187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和1879例对照。在校正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高血压病史等因素后,较无左室肥厚者相比,心电图左心室肥厚显著增加脑卒中以及脑卒中亚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病的风险(p<O.001),校正后的OR值分别是2.2(95%可信区间为1.6-3.0, p<0.001),2.2<95%可信区间为1.6-3.1, p<0.001), 1.8<95%可信区间为1.2-2.7,p<0.001),2.0(95%可信区间为1.3-3.0,p<O.001),平均随访3.7±1.4年((0.1-6.1年),在校正了影响因素后,心电图心肌肥厚显著增加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RR:1.36,95%可信区间为1.14-1.76, p<0.05),显著增加脑卒中患者全因死亡率风险(RR:1.37,95%CI,1.04-1.83,p<0.05),但对脑卒中复发风险无显著性影响(RR:1.46,95%CI,0.79-2.67, P>0.05).结论:心电图左室肥厚不仅是我国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还是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第二部分青少年高血压:病因学、靶器官损伤和治疗
   背景:青年高血压可导致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增加死亡率和致残率。但在发展中国家中,针对青年人高血压的研究尚少。亦没有专门针对青年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指南。对象和方法:入选2002年至2008年于阜外医院就诊,年龄16-30岁之间,于门诊诊断为药物难治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原因待查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病因学特点,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以及靶器官的损伤。结果:共有309例患者入选,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59.9%(185/309),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占38.8%(120/309).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而大动脉炎是肾血管性高血压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57.8%的患者合并一种以上的代谢综合症,较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9.2%,p<0. O1),而两组患者靶器官损伤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32.4% vs29.2%, p>0.05).药物抵抗性高血压高达55.7%(172/309).继发性高血压,肥胖,利尿剂的使用不足是导致药物抵抗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结论:在小于30岁的青年高血压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具有高血压的继发性因素,针对这些继发疾病进行积极地治疗可有效治愈青年患者的高血压。在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代谢综合症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很高,这加重了患者靶器官的损伤并导致药物抵抗性高血压的产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