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的供给侧优化研究
【6h】

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的供给侧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推进新时代高校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件对道德建设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如何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要求全面深化高校道德教育建设,是当前关键性的工作任务和研究课题。道德教育有别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强烈的教育主导性、引领性、系统性和教育主体多元性。但是,当前的高校道德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市场功利化影响,教育主体方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大影响了道德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本课题引入供给侧理论来分析研究高校道德教育,正是根据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在遵循道德教育工作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运用供给侧理论的科学思维和分析框架,对高校道德教育供给方进行分析,系统阐述高校道德教育供给侧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入分析道德教育实际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道德教育优化需要遵循的价值导向和实践原则,从而进一步提出高校道德教育的优化路径。本文运用供给侧理论分析高校道德教育是在道德教育传统分析方法基础上的尝试性补充,旨在拓展道德教育建设视角,加强高校道德教育供给方系统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潜在势能,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要求。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该研究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一章,探究了高校道德教育供给侧相关概念、供给侧理论溯源,明确了供给侧与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第二章,审视了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在总结高校道德教育所取得成绩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供给侧多元供给主体互动格局不完善、课程体系有待优化、教育产能相对过剩和有效供给相对不足、供给方式实效性不足以及供给环境建设不全面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析以上问题是由于道德教育供给主体忽视自身能力的提高、供给和需求错配、供给方式不合理以及高校党组织协调不完善、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等原因造成的。第三章,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本要求,分析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应该遵循的价值导向和实践原则,为高校道德教育供给侧优化提供方向引导。第四章,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原因以及优化导向得出高校道德教育供给侧优化路径:一是,强化道德教育工作主体建设,统筹道德教育管理体系,构建多元供给主体格局;二是,优化课程体系,增加道德教育的有效供给,提高其内容供给的时效性;三是,注重供给方式的选择,增加对各类供给载体的运用,实现供给方式的优化;四是,改进管理机制供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建设,为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供给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