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梅花针叩刺结合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外周血炎症因子的表达
【6h】

梅花针叩刺结合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外周血炎症因子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人群资料

2 主要实验试剂

3 主要实验仪器

4 主要方法

结果

1 基线资料

2 疗效指标

3 安全性量化评分

4 炎症因子的释放和表达

讨论

1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和肾脏损伤

3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西药治疗

4 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5 炎症因子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结论

参考文献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尿酸转运蛋白的分类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梅花针叩刺结合白虎加桂枝汤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检测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的释放和表达,探讨中医内外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初步机制。  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的病例,总共18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组,每组45例。每组除了给予基础医疗指导和护理,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西药组给予痛风常规用药塞来昔布(西乐葆,国药准字:J20140072)口服,0.2g/次,2次/每日,服用7日;中药组:知母12g,石膏30g,桂枝12g,粳米6g,甘草6g,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煎服,3次/日,服用7日。梅花针组:局部选取阿是穴,消毒后采用梅花针叩刺放血约2ml,选用适宜罐型,留罐5分钟,隔日1次,治疗7日。联合组:联合采用白虎加桂枝汤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尿酸和血沉;计算4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疗效评分和安全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18的释放。qPCR分别测定4组患者外周血IL-18基因表达。  结果:4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治疗前血尿酸(F=0.5582,P=0.6433)和血沉(F=0.0659,P=0.97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582,P=0.6433),后续具有可比性。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82.22%、66.67%、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5,P=0.0105)。4组治疗后血尿酸(F=7.627,P<0.0001)、血沉(F=11.94,P<0.0001)和疗效指数(F=21.98,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两两比较,中药组(t=2.171,P=0.0341)和梅花针组(t=4.025,P=0.0002)疗效指数均小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092,P=0.9267)。4组安全性评分无统计学意义(F=2.226,P=0.0888)。治疗前后4组外周血TNF-α和IL-1β释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组患者炎症因子IL-18的释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1,P<0.0001),两两比较发现,中药组(t=11.97,P<0.0001)和梅花针组(t=11.51,P<0.0001)明显高于西药组,联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80,P=0.0115)。治疗后4组患者外周血IL-18的基因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6,P<0.0001)。两两比较发现,中药组(t=7.442,P<0.0001)和梅花针组(t=8.328,P<0.0001)的IL-18表达均大于对照组,联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80,P=0.0115)。  结论:西药治疗、白虎加桂枝汤、梅花针叩刺和白虎加桂枝汤联合梅花针叩刺均能有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白虎加桂枝汤联合梅花针叩刺比单独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西药治疗、白虎加桂枝汤、梅花针叩刺和白虎加桂枝汤联合梅花针叩刺均能有效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IL-18的释放和基因表达;白虎加桂枝汤联合梅花针叩刺比单独治疗具有更好的抑制炎症因子IL-18释放的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