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财政支出政策对民族贫困地区的减贫效应研究——以渝东南、渝东北为例
【6h】

财政支出政策对民族贫困地区的减贫效应研究——以渝东南、渝东北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目 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重要概念

1.4.1 财政与财政支出

1.4.2 贫困的相关概念与划分

1.4.3 民族贫困地区

1.5 文章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公共财政理论

2.1.2 公共物品理论

2.1.3 福利经济学理论

2.1.4 滴漏理论

2.2 贫困的相关研究概述

2.2.1 贫困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2.2.2 民族贫困的相关研究综述

2.3 财政支出政策的相关研究综述

2.4 财政支出政策对民族贫困地区减贫作用研究综述

2.5 文献述评

3 渝东南、渝东北地区财政支出政策及减贫机理分析

3.1 我国财政减贫政策的历史演进

3.2 渝东南、渝东北地区主要财政减贫政策

3.3 财政支出政策对民族贫困地区减贫机理分析

3.3.1 财政支出政策的直接减贫机制

3.3.2 财政支出政策的间接减贫机制

4 民族贫困地区财政支出政策的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2.1 变量选取

4.2.2 数据来源

4.2.3 样本描述性统计

4.3 财政支出政策对民族贫困地区减贫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4.3.1 模型估计

4.3.2 实证结果分析

5 国外财政支出政策减贫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5.1 国外财政支出政策减贫的经验借鉴

5.1.1 巴西财政支出政策安排

5.1.2 印度财政支出政策安排

5.1.3 南非财政支出政策安排

5.2 启示

6 优化财政支出政策对民族贫困地区减贫效应的对策

6.1 加大对贫困地区减贫资金投入

6.1.1 加强财政减贫资金投入

6.1.2 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减贫事业

6.2 优化财政减贫政策支出结构

6.2.1 提高财政减贫政策资金投向精准度

6.2.2 加大财政政策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

6.2.3 加大财政政策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

6.2.4 加大财政政策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

6.2.5 保持财政政策对医疗卫生建设的持续投入

参考文献

附 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 谢

展开▼

摘要

贫困一直是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降低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问题,各国政府也始终致力于消除贫困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我国一直将脱贫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事业加速推进,到2019年末全国贫困发生率降至0.6%,反贫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原因复杂、贫困程度较深、贫困类型多样等不利因素,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仍然严峻。  财政支出政策作为政府缓解贫困、缩小差距的有效工具,如何最大化发挥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虽然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大,但随着扶贫工作进入到攻坚克难阶段,政府更应注重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优化扶贫工作效率。财政政策与地区贫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基于此观点,研究财政支出政策对民族贫困地区减贫效应的影响。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渝东南、渝东北地区财政支出政策的基础上,从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探讨财政支出政策与减贫之间的作用机理。其次,依据财政支出政策与减贫的相互关系,选取适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构建财政支出政策与减贫效应的关系模型。接下来,选取2007-2018年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方法,对各项财政支出政策建立方程并进行逐个分析,分析各项财政支出政策对于民族贫困地区的减贫效应。最后,在借鉴国外财政扶贫政策案例的基础上,从扩大财政支出对扶贫工作的规模、优化扶贫资金支出结构两个角度,提出财政支出对民族贫困地区减贫的对策建议。  本文认为,其一,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可以显著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其二,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高不同财政支出,可以使财政支出效率更优、扶贫效果更突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