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TYLCVD番茄新品系‘浙粉70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6h】

抗TYLCVD番茄新品系‘浙粉70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番茄的重要性

1.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

1.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检测

1.4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1.5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研究进展

1.6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抗TYLCVD番茄新品系‘浙粉701’的选育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

3 ‘浙粉701’的抗性鉴定

3.1试验材料

3.2试验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4小结

4 ‘浙粉701’良种生产过程中花粉保存方法研究

4.1试验材料

4.2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小结

5 ‘浙粉701’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结果与分析

5.4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yellow leaf curl virus disease,TYLCVD)是目前番茄生产中影响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对我国番茄产业的危害也日益加重。目前,TYLCVD防治主要集中在对烟粉虱群体的控制上,物理、化学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培育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品种是最为安全、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我国番茄抗 TYLCVD育种起步较晚,目前仅有少数几家单位在进行 TYLCVD抗病育种工作,与国外先进育种单位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从抗TYLCVD的番茄新品种‘浙粉701’的品比试验、生产试验、抗病性鉴定、栽培关键技术以及良种生产中的花粉保存技术等5个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品比试验:‘浙粉701’和‘浙粉702’抗TYLCVD能力强、果实商品率高、丰产性好及果实商品性好,但是‘浙粉701’耐贮运性明显强于‘浙粉702’,商品性优于‘浙粉702’;‘浙粉701’熟性略晚于‘浙粉202’,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均高于‘浙粉202’。‘浙粉701’果实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几个参试品种。  2.生产试验:‘浙粉701’平均早期产量、平均总产量、平均总商品果产量及平均商品果率分别比对照品系‘浙粉202’提高了5.6%、32.5%、38.2%和3.6%。‘浙粉701’在不同栽培模式下果实商品果率差异明显,秋季栽培模式下‘浙粉701’商品果率高,适合秋季大棚栽培。  3.抗病性鉴定:在番茄抗TYLCVD育种过程中,采用Ty-2的SCAR标记检测、侵染性克隆注射接种鉴定、烟粉虱侵染接种鉴定与田间自然接种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浙粉701’综合抗性好,兼抗TYLCVD、番茄花叶病毒和枯萎病。  4.花粉保存方法研究:低温贮藏能延长花粉的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的萌发率下降,但不同贮藏条件下降幅不同。贮藏2d,5℃对花粉活力影响最小;贮藏7d,-25℃贮藏条件最佳;贮藏30d以上,-25℃、-70℃、-196℃贮藏效果相仿;长期贮藏,以-196℃效果最佳。解冻时变温有利于花粉萌发,-196℃条件下贮藏180d的花粉,-70℃/-25℃交替变温处理后解冻效果最好。  5.‘浙粉701’栽培技术要点是:①适期播种、合理稀植:该品系更适合秋季种植,栽培密度以2200-2800株/667m2左右为宜,株距为25-40cm;②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建议667m2施有机肥1000 kg左右,当第一穗果实长至核桃大小时667m2施复合肥10 kg,当第二穗果和第三穗果开始迅速膨大时,各追肥1次,667m2施复合肥20~25kg;③‘浙粉701’生产过程中适当控制烟粉虱数量,减少烟粉虱的危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