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6h】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自媒体及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1 自媒体

2.1.1 自媒体的含义

2.1.2 自媒体的特点

2.1.3 自媒体的形式

2.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2.2.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2.2.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

2.3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2.3.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

2.3.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特征

第3章 自媒体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3.1 自媒体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机遇

3.1.1 自媒体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样化的载体选择

3.1.2 自媒体传播主体自主化有助于增强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

3.1.3 自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提供即时性互动渠道

3.1.4 自媒体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3.2 自媒体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3.2.2 信息交流的“虚拟性”易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和人格障碍

3.2.3 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权威

3.2.4 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易造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利用不充分

第4章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4.1 努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4.1.1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

4.1.2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能力,重塑教师教育职业权威

4.1.3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媒体应用能力

4.1.4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道德修养示范作用

4.2 加强自媒体网络道德建设

4.2.1 优化自媒体网络环境

4.2.2 加强大学生自媒体道德自律

4.3 完善自媒体网络监管机制

4.3.1 建立健全自媒体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

4.3.2 完善自媒体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预警机制

4.3.3 完善自媒体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4.3.4 创新开发自媒体网络环境监管技术

4.4 充分利用高校各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4.4.1 加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开发与利用

4.4.2 高校各类课程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

4.4.3 开发利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软件平台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人们已悄然步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不仅影响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高校大学生作为较早接触自媒体的活跃群体,较快的掌握了自媒体技术,站在了自媒体潮流前端。自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自媒体网络信息中一些负面信息也在影响着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了解自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自媒体技术资源,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自媒体技术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努力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努力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阐明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等。从现实时代背景出发,阐释自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探究自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的实施路径。  第二部分:概述。概述部分围绕自媒体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大关键词展开。首先阐述了自媒体的含义以及自媒体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然后围绕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展开阐述。概述部分的阐释为文章三四部分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自媒体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比如自媒体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载体选择、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此外自媒体技术给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挑战。比如信息传播“无屏障性”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第四部分:自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从具体实施路径方面探析了高校如何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自媒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实施路径

著录项

  • 作者

    候宇慧;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苏令银;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