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转移对吉非替尼治疗有效大于6个月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6h】

脑转移对吉非替尼治疗有效大于6个月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纳入标准

2.2排除标准

2.3观察指标

2.4相关定义

2.5实验方法

2.6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基线特征

3.2肺癌脑转移的疗效

3.3 患者生活质量变化

3.4患者认知障碍

3.5毒副反应

3.6 死亡患者的直接死因

4.讨论

4.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脑转移的治疗现状

4.2 吉非替尼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脑转移的治疗

4.3 吉非替尼治疗脑转移的机制

4.4 吉非替尼应用与EGFR突变检测

4.5 脑转移意味着病情进展?

4.6 对患者认知障碍、QOL的影响

4.7吉非替尼与颅脑放疗

4.8 毒副作用及死因分析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背景: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重要因素,颅脑放疗可有效缓解脑转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配合吉非替尼治疗可能会提高其疗效,但吉非替尼治疗脑转移有效性的持续时间及脑转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暂无相关研究,国内更是缺少大样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仍有必要。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超过6个月的患者,吉非替尼治疗脑转移的有效时间以及脑转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依据颅脑核磁共振判断有无脑转移,伴有脑转移患者归为试验组,无脑转移患者归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吉非替尼250mg/d治疗加或不加颅脑放疗,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250mg/d治疗。采用行为状态评分(KPS评分)及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C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认知障碍由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以CTCAE3.0评价治疗毒副作用,直至患者死亡或随访结束。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相关性比较运用χ2检验,生存分析以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计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生活质量(QOL)和认知障碍。
  结果:自2006年9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共纳入患者88例,全部患者的随访时间为7.0~51.0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0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1.8月。试验组纳入27例,其中22例在吉非替尼治疗前、5例在吉非替尼治疗后出现脑转移,对照组61例。试验组及对照组的OS(22.50±10.50个月vs21.95±12.75个月,p=0.360)、PFS(17.24±10.76个月vs16.15±11.78个月,p=0.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vs82.6%(p=0.811)、35%vs39.1%(p=0.751)和15.0%vs10.9%(p=0.6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起效后患者KPS评分明显升高,并在一定时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治疗过程中出现脑转移患者KPS评分下降不明显,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有2例(3.3%)vs9例(33.3%)出现认知障碍,他们的MMSE量表评分明显降低,部分患者在脑转移控制后评分再次回升。吉非替尼治疗的副作用多表现为轻微的皮肤和消化道,患者通常可以耐受。
  结论: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治疗有一定效果,在肺部病灶能被吉非替尼控制的背景下,脑转移不是影响患者后续生存期及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过程中出现脑转移不宜简单地视为“病情进展”而更换治疗方案,原药继续治疗配合颅脑放疗仍然有效;脑转移患者的认知障碍值得重视,没有脑转移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