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使用飞行质谱结合PCR技术及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与病毒相关性的研究
【6h】

使用飞行质谱结合PCR技术及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与病毒相关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正文

实验一 通过飞行质谱结合PCR技术检测30种HPV的E6和L1基因

引言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实验二 通过飞行质谱结合PCR检测乳腺样本DNA病毒

引言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实验三 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发现乳腺癌中存在HPV 、HBV感染

引言

1实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每年全世界估计有138万新发病例以及超过45万人死亡[1]。众所周知,乳腺癌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中包括遗传,激素和环境因素等。近年有研究报道5%至10%的乳腺癌病例是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2,3],然而大多数乳腺癌的病因仍然是未知的。某些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已被确认为癌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人类癌症的16%与这些微生物相关[4]。因此,接种疫苗将可能有效地预防这些癌症。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报告,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卡波西肉瘤疱疹病毒(Kaposi’sSarcomaHerpesVirus,KSH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类型1(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HIV),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人类T细胞淋巴性病毒类型1(HumanT-cellLymphotrophicVirusType-1,HTLV),幽门螺旋杆菌,华支睾吸虫,泰国肝吸虫,埃及血吸虫都是人类致癌微生物[5]。例如,感染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会导致肝细胞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可引起非霍奇金淋巴瘤,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这些发现为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了一个重要研究思路。  自从Bittner发现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ouseMammaryTumorVirus,MMTV)可引起小鼠乳腺肿瘤以来,哪些病毒与乳腺癌有关,困扰了研究者几十年。许多研究表明,HPV,EBV,MMTV,猿猴病毒40(SV40),KSHV可能和乳腺癌有一定联系[7]。  在乳腺癌的研究中,HPV感染的致病作用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报道,大约有20%的人乳腺癌组织中HPV高危亚型呈阳性,尤其是HPV16,18和33[6]。相反,其它研究在乳腺癌组织中没有检测到任何HPV亚型[7]。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多可能与不同研究阶段的技术手段和水平相关。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近年新兴和快速发展的飞行质谱(MALDI-TOF)结合多重PCR检测的质谱法(PCR-MS)及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来检测乳腺癌样本中是否有病毒存在,从而发现乳腺癌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和结果:  PCR-MS在微生物检测和确认中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它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感染。最近,课题组发明了一个新的高精确度的HPV基因分型检测方法(MS-HPV),即使用PCR-MS检测致癌的30种HPV亚型(E6和L1),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质谱检测中常见的假阴性问题,使目标只有一个(E6或L1)。PCR-MS方法防止PCR遗留污染和多探针之间的交互污染[8]。  在本实验中,首先使用PCR-MS方法对135例石蜡固定宫颈癌样本进行检测,同样也使用常规PCR+测序技术和商业HPV检测试剂盒对所有样本进行检测,然后与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发现新方法检测单一HPV感染比商业化试剂盒方法灵敏度高(97%;90.4%),在多重感染的检出中,新方法和商业化试剂盒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55.6%;25.2%)。通过PCR复检,新方法的阳性率达87%(65/75)。  使用MS-PCR方法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及健康志愿者样本中检测HPV,SV40,BKPyV,JCPyV,WUPyV,KIPyV,MCPyV,EBV和KSHV病毒的检出率。阳性结果都通过PCR和DNA测序证实。结果为:在乳腺癌中EBV,MCPyV以及HPV检出率分别为:74.0%,14%和2%;在乳腺良性病变中EBV和MCPyV检出率分别为:32%和2%。结果表明EBV和MCPyV在乳腺癌中的感染率较乳腺良性病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EBV:74.0%vs.32.0%,p<0.0001;MCPyV:14.0%vs.2.0%,p=0.02)。然而在外周血中这两种病毒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证实EBV和MCPyV在乳腺癌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但这两种病毒是否为乳腺癌的高危诱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使用NGS联合高性能生物信息算法,检测8例乳腺癌样本中的病毒。研究发现大多数乳腺癌标本中都检出HPV16,部分标本有HBV感染。结果为:HPV在外周血,转移淋巴结,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8,7/8,7/8,7/8。HBV在外周血,转移淋巴结,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8,8/8,7/8,8/8。四个组织中HPV平均丰度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外周血,癌旁组织,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四个组织中HBV平均丰度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外周血,转移淋巴结,癌旁组织,肿瘤组织。此外,还对病毒感染进行定量分析,包括丰度,覆盖度和深度。但病毒是通过何种机制导致乳腺癌发生亦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论:  乳腺癌中存在多种病毒感染,但它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