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玉米下脚料对杏鲍菇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6h】

玉米下脚料对杏鲍菇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试验以安徽北部乃至华北地区广泛栽培的玉米作物的下脚料……玉米芯为杏鲍菇主要栽培原料,首先通过对不同玉米芯含量,不同辅料配方,结合杏鲍菇菌丝生长状况、农艺性状、产量、生物学效率等性状,筛选出较适合杏鲍菇生长栽培的玉米芯配方,然后在这个配方上接种5个不同的菌种,结合产量、生物学效率、生长周期、品质,确定一个最合适的品种,最后找到一个适合皖北乃至华北地区广泛应用的杏鲍菇玉米芯配方及适宜菌种。通过对本试验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杏鲍菇的标准化、周年化、设施化、规模化、工厂化模式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1、辅料的筛选。以60%的玉米芯为主要栽培料,加入不同的配料,通过不同配方的对比研究,根据菌丝生长情况,结合杏鲍菇农艺性状、产量、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得出:处理C(棉子壳+麸皮组合)综合性状最好,为较适宜辅料。其菌丝生长的速度最快,达到4.8mm/d,产量(75.6g/瓶)最高,生物学效率(60.5%)最高。
   2、玉米芯含量的筛选。应用辅料筛选结果,以棉子壳和麸皮为辅料,加入不同的玉米芯含量(50%、60%、70%、80%),根据菌丝生长情况,结合产量、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得出:处理3(70%玉米芯含量)综合性状最好。其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4.8mm/d,产量(77.1g/瓶)最高,生物学效率(61.7%)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性显著。在菌柄的直径、容重等农艺性状方面表现较优。综合得出处理3:玉米芯70%、棉子壳14%、麸皮9%、玉米粉3%、糖1%、石灰粉1%、石膏1%、磷酸二氢钾1%为较优配方
   3、不同菌株的筛选。在玉米芯70%、棉子壳14%、麸皮9%、玉米粉3%、糖1%、石灰粉1%、石膏1%、磷酸二氢钾1%这个较优配方上,分别接种5种不同菌种:农杏、刺杏、台杏、雪茸、杏5,结合产量、生物学转化率、生长周期、品质等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生长速度方面,5个菌株差异性不大;产量上农杏、刺杏最好,生物学转化率分别为58.5%、56.8%,与其他处理差异性显著;容重上农杏、杏5较好;多糖含量上农杏、杏5最好,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综合不同性状来看,农杏最好,长速快、容重大、产量高、多糖含量高,适宜在处理3配方上大面积使用、推广。
   4、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的对比研究。利用前面研究得出的玉米新配方,农杏菌株,接种两种不同形式(液体、固体)的菌种下,对杏鲍菇菌丝、子实体各方面形态、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知,两种形式下菌丝均致密、洁白,长势相当,子实体的容重、产量、多糖含量方面也基本差不多,只是在菌丝生长速度上,液体菌种明显快于固体菌种,可见液体菌种萌发快,发菌点多,缩短栽培周期,利于节约成本,利于工厂化生产。

著录项

  • 作者

    赵大刚;

  •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学科 蔬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陶鸿;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646.19;
  • 关键词

    玉米下脚料; 杏鲍菇; 产量; 品质; 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