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相关性研究
【6h】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不同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血清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指标方面的差异,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49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肝功能(ALT、AST)检查,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血清HBVDNA进行定量分析,所有病例均行肝组织穿刺活检,对病理切片进行HE、Masson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表达,从而确定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探讨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   结果:   (1)在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以肝郁脾虚、湿热中阻为其常见证型。   (2)肝功能: ALT各证型间比较肝郁脾虚型和湿热中阻型和其他两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各证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肝郁脾虚型高于其他三型(P<0.05)。   (3)HBVDNA:在HBVDNA 阳性表达病例中,瘀血阻络与肝肾阴虚两型病例数居多。   (4) 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不同中医证型的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程度不同。瘀血阻络和湿热中阻两型炎症程度最严重,瘀血阻络纤维化程度最严重。   (5) 肝组织HBsAg和HBcAg在各中医证型中的阳性表达无差异(p>0.05)。   (6)肝组织HBcAg阳性表达与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HBsAg阳性表达和炎症活动度无相关性(p>0.05),与肝纤维化分期有相关性(p<0.05),但呈现一波峰形态,开始阳性表达度增加后降低。   (7)本研究中血清病毒载量与肝组织HBsAg和HBcAg阳性表达无相关性。   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肝的肝组织病理改变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肝郁脾虚、湿热中阻为其常见证型,肝郁脾虚型多见于疾病的早期,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轻,瘀血阻络和湿热中阻两型炎症程度最严重,同时瘀血阻络型的肝纤维化程度最严重,多出现在疾病的后期,预后较差。本研究发现HBeAg阴性慢性乙肝的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与中医证型的分布无相关性,可能与研究病例数较少有关,我们对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和HBsAg和HBcAg的表达进行了研究,证实了HBcAg是宿主细胞毒性细胞作用的主要靶抗原,CHB患者引起免疫攻击发生炎症的主要抗原是HBcAg, 而不是HBsAg。同时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HBVDNA水平与肝组织HBsAg和HBcAg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性。血清中未检出病毒复制的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肝组织依旧可以存在严重损伤,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肝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