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膳食营养干预对肥胖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6h】

膳食营养干预对肥胖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4

OLE_LINK3

OLE_LINK1

OLE_LINK2

OLE_LINK7

OLE_LINK6

OLE_LINK5

OLE_LINK8

OLE_LINK11

展开▼

摘要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统计,至2017年全球有近4.25亿糖尿病病人,到2045年,预计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6.29亿,糖尿病已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肥胖是 2 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糖尿病患者中肥胖比例达24.3%。肥胖不但增加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糖控制难度,也会加剧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对肥胖 2 型糖尿病的干预已刻不容缓。  高能量、低膳食纤维、高蛋白质、高脂肪等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肥胖 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合理的膳食干预可以使代谢损伤得到恢复,是肥胖及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一环。研究发现单独应用益生元、膳食纤维及中医药食同源食物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 2 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具有治疗及预防作用。因此通过平行随机对照试验,给予肥胖 2 型糖尿病受试者富含膳食纤维、中医药食同源食物及益生元的一种特殊配方膳食(whole grain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foods,and prebiotics,WTP膳食),系统评估WTP膳食在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比其与二甲双胍的疗效差异,为推动我国优化糖尿病防治奠定基础。  目的:  1、评估 WTP 膳食对肥胖 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肥胖相关指标的影响,为WTP膳食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2、监测WTP膳食干预期间受试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营养素摄入水平变化,评估其安全性。  3、比较 WTP 膳食与二甲双胍对肥胖 2型糖尿病受试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  方法:  本试验为平行随机对照试验。选取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BMI≥25 kg/m2的2型糖尿病受试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入WTP膳食干预组(W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U组)。试验期为3月,W 组试验期间给予 WTP 膳食干预,U 组给予二甲双胍片(0.85g,一天两次,口服)并进行常规饮食教育。实验全程对两组受试者行动态血糖监测。分别于干预前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胰岛素释放实验、体重、全身的体脂肪率(Fat mass percentage,FM%)、BMI、腰围、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尿素、肌酐、血红蛋白、血酮、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尿酮体及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不良反应等,比较干预前后变化及两组差异。采用SPA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受试者一般资料:共有51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干预,其中W组34例,U组17例。干预前,两组年龄、性别、FPG、2hPG、HbA1c、FIns、2hIns、HOMA-IR、HOMA-β、体重、BMI、腰围、全身FM%、血脂、血红蛋白、每日营养素摄入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2、糖代谢指标:(1)干预前后对比:W组和U组HbA1c、FPG均显著降低(P<0.05);W组2hPG显著降低(P<0.05),U组2hPG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对比:HbA1c、FPG、2hPG 下降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W组HbA1c达标率为67%,U组HbA1c达标率35%,W组达标率优于U组(P<0.05)。(3)干预前后对比:W 组 HOMA-IR 较基线显著降低(P<0.05),两组FIns、2hIns、HOMA-β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对比:W组HOMA-IR下降程度较U组显著(P<0.05),其余指标下降 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肥胖相关指标:干预前后对比:W组体重、腰围、BMI及全身FM%均显著下降(P<0.05),U组仅全身FM%下降(P<0.05)。两组间对比:W组体重、腰围、BMI及全身FM%下降均较U组显著(P<0.05)。  4、血脂:干预前后对比:W组TG水平显著下降(P<0.05),TC、LDL-C及HDL-C无明显变化(P>0.05),U组以上血脂成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间对比:W组TG下降较U组显著(P<0.05),其余指标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安全性指标:(1)干预期间两组均无肝肾功能损伤不良事件发生(P>0.05)。(2)干预前后对比: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对比:下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酮:干预后,W组4(11.8%)人血酮阳性,U组0人,两组血酮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288)。尿酮体:W组9 (26.5%)人尿酮体弱阳性,U组1 (5.9%)人弱阳性,两组尿酮体异常无统计学差异(P=0.170)。  6、每日营养元素摄入水平:干预前两组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干预 3 月后,干预前后对比:W组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水平较基线显著降低(P<0.01),膳食纤维摄入水平显著增加(P<0.01);U组仅碳水化合物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对比:W组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水平显著低于U组(P<0.05);膳食纤维摄入水平显著高于U组(P<0.05)。  结论:  1、WTP膳食单独干预可有效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肥胖相关指标。WTP 膳食干预全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可作为一种肥胖2型糖尿病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2、与二甲双胍相比,WTP膳食组在改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HOMA-IR、体重、腰围、BMI及全身FM%方面效果更加显著。

著录项

  • 作者

    李杨世玉;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内科学(内分泌)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袁慧娟;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2型糖尿病,WTP膳食,临床疗效,安全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