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多部门AS-AD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研究
【6h】

基于多部门AS-AD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多部门AS-AD分析理论

2.1 传统总供给-总需求理论评述

2.1.1 总需求模型

2.1.2 总供给模型

2.1.3 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看法

2.2 多部门AS-AD模型

2.2.1 多部门基本投入产出模型

2.2.2 多部门总供给函数推导

2.2.3 多部门总需求函数推导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经济AS-AD模型

3.1 基础数据准备

3.2 五部门需求函数估计

3.2.1 居民消费函数估计

3.2.2 超额存货估计

3.2.3 真实投资需求函数估计

3.2.4 净进口函数估计

3.3 五部门供给函数估计

3.3.1 农业部门供给函数估计

3.3.2 工业部门供给函数估计

3.3.3 建筑业部门供给函数估计

3.3.4 交通业部门供给函数估计

3.3.5 服务业部门供给函数估计

3.4 五部门AS-AD均衡模型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经济均衡状态的多因素影响分析

4.1 多因素多阶影响分析法

4.2 经济均衡状态的多因素影响分析模型

4.3 中国经济均衡状态的因素影响实证分析

4.3.1经济均衡状态计算结果

4.3.2影响因素计算结果分析

4.4 基本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2015年部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评估

5.1 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5.2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5.3 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

5.3.1 长期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

5.3.2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总供给-总需求理论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为基础,无法对中间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建立多部门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经济五部门AS-AD模型,以之分析货币与财政政策对均衡状态的影响,由此为政策效果分析提出一个具有实用性的方法。  首先,阐述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理论基础,分析不同观点间AS-AD模型的共性与差异;在已有单部门AS-AD模型基础上,建立一般多部门AS-AD模型。  其次,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及服务业五个部门,构建中国经济五部门AS-AD模型,探究中国经济均衡状态的内在结构联系。利用模型分析税率、劳动生产率、经营盈余率、预期价格、工资率、货币供给量、名义有效汇率等因素对均衡状态的影响特点。  再次,通过多因素多阶分析方法研究各种外生因素、外生因素组合对中国经济在既定时期内均衡变化的单因素、双因素影响贡献。根据贡献值大小对我国既定时期内实行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总效果进行分析。  最后,利用多部门AS-AD模型分析2015年部分特定货币与财政政策对经济均衡状态可能产生的理论效果,为宏观政策的调控方向提出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刘伟琦;

  •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

  • 授予单位 燕山大学;
  • 学科 应用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新建;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多部门AS-AD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