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转型期的青春期性道德教育——以广西河池市的高中生性道德现状为分析框架
【6h】

社会转型期的青春期性道德教育——以广西河池市的高中生性道德现状为分析框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时期,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成功地从一个计划经济国家转变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 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原有的单一主流文化被多元文化所取代,人们的思想经历着一系列新旧观念的碰撞,性道德观念是碰撞的焦点之一,这一碰撞在青少年这一群体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客观地昭示着主导的性价值观的不确定性,青少年感到空前的迷茫和困惑,继而也带来性道德观念、行为上的诸多问题。但是,目前在我国广大的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学仍然没有开设性教育课程,有的中学虽然也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性教育课,但这其中以生理卫生课为主要形式的又占了大多数。这些课大体上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渗透式,即在教授其它相关学科,如生物、体育课时进行一些性常识教育;第二种就是通过校医讲解生理卫生知识,且有“重女轻男”的倾向;第三种是进行以性生理、性心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性教育,而性道德教育非常薄弱,远远不能满足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以往针对青少年性观念、性道德的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大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或是初中生,由于选择群体的范围不够广泛,不能很好地代表青少年的情况。为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将本次研究对象定为高中学生。本课题以广西河池市几所高中的535名学生为样本,通过对社会转型期高中生的性道德教育现状以及影响性道德形成的信息源与求助系统等的调查,对青少年的性道德、性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目前高中生性道德教育和中学性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从调查中来看,目前河池市高中学校的性教育工作存在两大不平衡:一是教育内容的不平衡,较多地讲生理卫生知识,而不能在性德育、性智育、性体育、性美育方面全面发展,特别是忽略了性德育是一个重大缺陷。二是学校发展不平衡,一些学校的性教育远远落后,甚至有的学校还完全没有开展起来。从调查对象的性观念来看,呈现出多元性的趋势,他们的性观念比较混杂,传统与现代的因素都在综合地起作用。社会、学校、家庭应站在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高度看待这个群体的性教育问题。只有解决了性教育的“瓶颈”——性道德,培养学生对性的正确态度,建立健康的性价值观,才能使社会生活更科学、更文明、更愉悦,也必将使整个社会的道德得以净化和提高。 所谓性道德,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调节人们性关系和性行为的 道德准则。它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是社会道德原则在性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性道德教育是性教育中最重要也最艰难的部分,同时又是青少年性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青春期性道德教育即对青少年尽可能地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知识,充分发掘他们潜在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掌握充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深刻领悟与反省,建立起自己的性道德体系,并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形态做出负责任的判断与选择。 我国的性道德教育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各个中学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开展青春期性道德教育,能促进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工作,要在“新”字上做文章,立足于创新,才能取得实效性。青少年性道德教育应在充分体现性道德教育本质的前提下强调以下四个内容:一是性责任教育;二是青年责任教育;三是男女生的贞操观教育;四是异性交往指导。学校在实施性道德教育时,主要作好以下工作:加强高中生性道德责任感的培养;结合案例开设专门的性道德教育课程;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开辟专门的性教育网页;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