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事实本身”出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胡塞尔现象学认识论向度
【6h】

“面向事实本身”出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胡塞尔现象学认识论向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现象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现象学基本内容简介

(一)现象学的产生及基本精神

(二)现象学认识论的范畴

(三)现象学对现代人文学科的意义

(四)现象学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二、现象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一)现象学精神出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

(二)现象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认知向度

三、现象学维度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

(一)现象学认识论的一般认知分析方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学认识论视角

第二章 “现象学还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态度

一、“现象学还原”释义

二、“现象学还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面向事实本身”的现象学态度

(二)“面向事实本身”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三)背离“面向事实本身”的表现及危害

三、“面向事实本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态度的转变

(一)反思——转变认知态度的前提

(二)观念——转变认知态度的基础

(三)方法——转变认知态度的关键

第三章 交互主体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一、交互主体性的现象学释义

二、交互主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中的应用

(一)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二)交互主体性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三)忽视交互主体性存在的疲态与缺陷

三、建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改善

(一)良好关系是建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师生互动是建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环境建设是建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保障

第四章 “生活世界”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生活世界”的现象学释义

二、“生活世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面向“生活世界”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必要性

(三)“生活世界”教育缺失的表征及原由

三、回归“生活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扩展

(一)转变教育观念,让教育目标贴近生活

(二)构建交互关系,让教育主体置于生活

(三)增加生活实例,让教育内容源于生活

(四)改进工作方法,让教育方法融入生活

第五章 结语

一、研究基本结论

二、对比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胡塞尔现象学认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入手,反思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认知态度上存在偏差、主客体沟通认识不足、教育途径认识不到位。接着文章从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现象学认识论如何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角度是“现象学还原”角度,文章分析了“面向事实本身”的现象学态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指出背离“面向事实本身”现象学态度的表现和危害,提出应通过反思、认识和方法的改变树立“面向事实本身”的现象学态度,解决认知态度上存在偏差的问题;第二个角度是交互主体性角度,文章分析了交互主体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指出忽视交互主体性的疲态和缺陷,提出应通过加强关系、增加互动和环境建设构建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解决主客体沟通认识不足的问题;第三个角度是“生活世界”角度,文章分析了“生活世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指出“生活世界”教育缺失的表征和原由,提出应通过转变观念、构建关系、增加实例和改进方法回归“生活世界”,解决教育途径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得出研究结论,即“现象学还原”有利于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态度,交互主体性有利于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关系,“生活世界”有利于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