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评估与完善
【6h】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评估与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财政支农的相关理论

第3章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分析

第4章 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的成效与主要问题

第5章 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第6章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财政政策是一国重要的经济政策,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于农业的支持作用,不仅是农业发展自身的需要,更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新世纪对于农村工作制定的新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特殊性,“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复杂性,财政支农所起到得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本文正是将财政支农政策置于“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解剖,以期更加全面的理解、认识财政支农政策。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农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理论部分,介绍了“新农村建设”和财政支农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对财政支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上两个部分构成了全文的理论基石,为下文的问题分析做好铺垫。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按照政策演进的过程分析了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新农村建设”前以及“新农村建设”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总结出新时期财政支农在指导思想、政策作用方式、政策作用领域方面的新动向。第四部分列举了财政支农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政策存在的问题,包括: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偏小、运用结构失衡、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以及财政补贴政策存在缺陷等。问题的发现是为了解决问题,该部分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财政困难制约了农业投入的增长;分税制下财权、事权划分不对等;预算管理弱化;多头管理,造成交叉重复、挤占挪用和管理盲区;追踪监管反馈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五部分主要介绍美国、韩国、日本的财政支农政策,从中提炼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政策措施,包括对农业实行高补贴、低税收或无税收的财税政策;加强农业立法,使财政支农政策法制化、规范化;加强农业科技开发,促进农业高效发展;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投入的力度等。文章的第六部分是政策建议部分,针对财政支农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首先,以《农业法》为基础细化相关条文,完善财政支农法律依据。其次,根据“财事统一”的原则,重新划分事权,充实财权。再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资模式,扩大支农资金渠道。第四,调整公共财政投入方向,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和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检验、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社会事业。第五,完善财政补贴方式,扩大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补贴,将直接补贴政策与农业发展的环境保护目标结合,丰富补贴品种建立农业保险业补贴。最后,通过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健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法,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推行“省直管县”模式等方法提高支农资金运用效率。第七部分是全篇总结。指出财政支农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建立、完善财政支农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