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探究
【6h】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趋势

第一章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的形成背景与制定

一、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的形成背景

(一) 宗族社会的大环境

(二) 祖先祭祀的传统与国家祭祀礼制的改革

(三) 明清时期徽州祠祭活动的兴盛

(四) 祠祭活动中“不守规”现象举隅

二、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的制定

(一) 祠祭规约的界定

(二) 制定的主要参与者

(三) 规约制定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的内容与特征

一、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的具体内容

(一) 祠堂日常管理的规定

(二) 祠祭活动的实施过程

二、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的特征

(一) 规范对象的全体性

(二) 保障实施的充分性——奖惩结合

(三) 规约规定的严肃性

(四) 规约与国法的互动性

(五) 规约编制的完善性

第三章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的作用

一、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的积极控制作用

(一) 整合规范宗族祠祭活动

(二) 加强宗族的内部控制力

二、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的消极控制影响

(一) 频繁的祭祀影响族人日常生活

(二) 捐资配享,宗谊与血缘的淡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作为传统中国社会的范本,古徽州地区历来重视对祖先的尊崇与祭祀。宋元以来各种祭祀祖先的活动十分兴盛,尤其是在明代中叶国家祭祀礼制改革以后,徽州地区开始大兴修祠祭祖的风气,祠堂祭祀成为后人祭祀先祖的主要方式。在徽州人心里,能否顺利开展祠祭活动事关宗族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徽州各宗族以文字的形式将祠祭规约刊刻于宗族族谱之中,约束族人的祭祀行为,规范严肃祭祀活动,加强宗族的内部控制。本文利用大量遗存的徽州宗族谱牒资料,结合地方志、徽州文书、文人著述等原始资料,对明清以来徽州宗族祠祭规约展开系统的研究。
  全文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主要是论述选题缘由及对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研究进行全面的学术史梳理和考察。正文部分列为三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徽州宗族祠祭规约的形成背景与制定:第一部分中,分析了祠祭规约的形成背景。包括徽州地区宗族社会的大背景,祖先祭祀的传统与国家祭祀礼制的改革,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祠祭活动的兴盛,以及列举了祠祭活动中的“不守规”现象。第二部分,论述了祠祭规约的制定。首先,对祠祭规约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分析了规约制定的主要人员构成;最后,阐释了影响祠祭规约制定的重要因素,它们是统治者的理念宣扬,朱子《家礼》的深刻影响,以及继承本族成法、吸收借鉴他姓之规。
  第二章是文章的重点部分,着重分析了祠祭规约的内容与特征: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祠祭规约的具体内容。首先是宗族祠堂的日常管理规定,包括祠堂用途管理、祠堂物品管理以及祠产的管理;其次,论述了祠祭活动的实施过程,按照祀前准备、祭祀礼仪过程、祀后事宜的顺序予以论述。第二部分,分析了祠祭规约的特征。徽州宗族祠祭规约有着其自身的特性,它们分别为规范对象的全体性、保障实施的充分性、规约规定的严肃性、规约与国法的互动性以及规约编制的完善性。
  第三章阐述了祠祭规约的作用。第一部分,分析了祠祭规约的积极控制作用。首先分析了规约对祠祭活动的整合与规范作用;其次论述了规约在加强宗族内部控制力上的作用,包括加强宗族和睦、聚拢人心,加强宗族“孝”文化的心理整合,加强对宗族社会秩序的控制。第二部分论述了祠祭规约的消极控制影响,首先,徽州宗族频繁举行祠祭活动,耗时日久,且复杂繁琐,难免会导致倦怠之心的出现,也会对徽州人的日常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宗族祠祭中“捐资配享”风气的出现,如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宗谊的消减与血缘关系的淡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