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合肥市11所本科院校为例
【6h】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合肥市11所本科院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一)有关数字图书馆的文献综述

(二)有关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问卷设计原则及实施步骤

(一)调查地点及对象的选取

(二)调查经历及统计方法的设计

(三)核心问题

第二章 数字图书馆相关的理论研究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一)组织机构定义

(二)学者个人定义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二)信息检索的智能化

(三)信息传播的网络化

(四)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数字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

(二)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

(三)数字图书馆与无墙图书馆

(四)数字图书馆与复合图书馆

第三章 高校呈现:建设中的数字图书馆

一、安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总体概况

二、合肥本科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

三、合肥本科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资源引进重复现象严重

(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程度低

(三)自建特色库资源不足

(四)数字资源访问量差距大

第四章 个体表达:不同人眼中的数字图书馆

一、大学生视角中的数字图书馆

(一)关于合肥市本科院校大学生数字图书馆使用情况问卷调研

(二)高校数字图书馆为谁而建?

二、馆员视角中的数字图书馆

(一)“自身建设不足,外部支援不够”

(二)“夹心人”——多重压力下的尴尬

(三)“集成整合,高效传播”——形成服务新理念

三、馆长视角中的数字图书馆

(一)“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的脱节

(二)推动全省数字资源共享共建——理想和现实差距有多大?

四、数据库供应商视角中的数字图书馆

(一)图书馆该是什么模样?

(二)共享是有限的共享,共建更多的是自建

第五章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对数字图书馆的认知有偏差

(一)大学生认为数字资源属于“非主流”

(二)大学生将数字图书馆等同于电子图书

二、高校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资金上不足

(一)高校数字图书馆资金来源单一

(二)高校数字图书馆经费成本增大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员整体素质不高

(一)缺乏对高校图书馆应有的重视

(二)缺乏对高校馆员系统的培训

第六章 推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目标

(一)用户需求原则

(二)资源特色原则

(三)资源共享共建原则

(四)充分保护与利用原则

二、优化数字资源建设的投资策略

(一)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二)争取多渠道融资方式

(三)优化建设经费支出结构

三、重视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加强馆员角色的转变

(二)培养馆员的综合素质

四、推动高校数字资源共享共建进程

结语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自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这一理念已经第三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了适应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国家积极推进各省市级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这反映了国家战略层面对数字阅读的重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国已经有38家省级图书馆和473家地市级图书馆开展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期间提出的全国公共图书馆全覆盖的目标。
  高校作为知识型机构的代表,是信息需求和使用的最大领域,一直以来备受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在高校已不再是一个陌生名词,数字图书馆建设不仅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国家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开始安徽省数字图书馆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经进行到项目的第二工期,并预计在第二个五年内实现全省高校图书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为省级数字图书馆总馆,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广播电视大学9所高校图书馆为省级数字文献服务中心,建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联盟,实现全省数字资源共享共建目标。
  目前,安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在有序开展,然而各高校馆在经费投入、建设进程、发展程度等方面不尽相同。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数字资源的使用者、服务者、决策者、生产者四种人群对此有怎样的态度和说法,他们期待中的数字图书馆与实际建设中的数字图书馆之间有哪些不同?以及这些不同的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本文选取合肥11所本科院校对各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从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和不同人视角中数字图书馆的个体表达两个层面,围绕数字图书馆这一主题,分别从大学生的使用认知情况、馆员的服务管理状况、馆长的建设发展想法,供应商的市场生存法则四个视角分析当前安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安徽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共建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针对调查中呈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合理建议与解决方案,这些将是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高校图书馆现有数字资源的数据呈现;二是分析不同人视角中数字图书馆的个体表达,从这两个层面来研究以合肥11所本科院校为例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主体分为六个章节,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交代文章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阐明问卷的设计原则及实施步骤,并交代本文研究的主要核心问题。第二章主要讨论高校数字图书馆相关的理论问题,包括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以及与数字图书馆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章“高校呈现”部分以统计分析为研究方法,首先对安徽省31所本科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进行统计,从整体上分析安徽省本科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整体情况。其次以合肥市作为本文调研的区域,选取合肥市11所本科院校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分别从数字资源经费投入、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四个方面分析11所高校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总体情况,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关于不同人视角中数字图书馆的“个体表达”部分。笔者根据论文需要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选取合肥11所本科院校作为调研地点,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和对大学生、馆员、馆长和数据库供应商进行深度访谈,从使用认知情况、管理服务状况、建设发展想法、市场生存法则四种角度呈现数字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所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
  第五章基于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合肥本科院校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成因。第六章尝试对前文提出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结语与反思强调数字图书馆在高校存在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反思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共建项目的可实施性,最后针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给予反思并对后续研究深感期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