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临床初步应用研究
【6h】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临床初步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1部分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1.1 前言

1.2 对象与方法

1.3 结果

2.4 讨论

2.5结论

参考文献

第2部分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2.1 引言

2.2 对象和方法

2.3 UCBNSCs移植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1.了解脐血源神经干细胞(Umbilicalcordbloodneuralstemcells,UCBN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后肢功能改善情况,筛选出UCBNSCs移植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差异表达的基因,探讨其中部分基因的功能及其与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可能关系,以期为脊髓损伤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2.将UCBNSCs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通过相关量表评估其有效性,希望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措施。  方法:1.60只健康雌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saline,PBS)移植对照组(n=20)、UCBNSCs移植组(n=30)。假手术组仅在显微镜下行T9-11椎板打开,不做其他处理。后两组打开T9-11椎板后横断脊髓,制作大鼠脊髓全断模型。1w后UCBNSCs移植组行UCBNSCs(1×107/L细胞悬浮液10ul)脑室穿刺移植,对照组用PBS代替,移植术后第2w、4w、8w分别处死SD大鼠4只,获得损伤处脊髓样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UCBNSCs在体内的存活情况,及第2周时在体内的分化。分别于移植后1d、1w、2w、4w、6w、8w分别对三组大鼠(分别n=10,17,16只)行BBB行为评分。第8周分别取PBS注射组和UCBNSCs移植组各7只SD大鼠,获得脊髓损伤处组织样本,行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临床研究中,36名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入院后采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对入选患者进行评分,并通过导尿法测定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利用新生婴儿脐带血,在体外条件下分化成神经干细胞,制成浓度为109/L的悬液,经腰椎穿刺(L3-4或L4-5)注入蛛网膜下腔。术后3月重新对所有患者行ASIA评分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以此来判断UCB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1.假手术组术后各时间段后肢功能未出现明显受损,PBS和UCBNSCs移植组造模后均出现了双下肢不同程度瘫痪、小便功能障碍等表现。随着时间的延长,后肢功能有所恢复,移植术后1d、1w两组BBB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w、4w、6w和8w两组差别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的UCBNSCs在4w时在病灶周围数量仍很大,并且能够存活至少8w,第2w时UCBNSCs很少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组大鼠受损脊髓样本的芯片分析筛选出2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有20个,表达下调有4个;2.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UCBNSCs移植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3月ASIA各项评分较前提高、膀胱残余尿量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感觉和运动平面下降,患者的脊髓损伤状况较前改善。  结论:1.UCBN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有确切疗效,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UCBNSCs移植组术后8w有24个基因表达的量发生变化,可能与脊髓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关系,为后续相关基因的研究打下初步基础。2.UCBNSCs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