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期待可能性理论下我国刑法相关制度构建
【6h】

期待可能性理论下我国刑法相关制度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国外立法实践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国外期待可能性理论下刑事立法

1.欧洲大陆相关刑事立法

2.日本相关刑事立法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下我国现行刑事立法相关制度体现及其不足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下我国现行刑事立法的相关制度体现

(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体现期待可能性理论要求的制度设计之不足

1.我国刑法立法政策取向上未能充分体现期待可能性理论要求

2.我国刑事立法制度设计上未能系统体现期待可能性理论要求

三、期待可能性理论下我国刑事立法之完善

(一)根据期待可能性理论修订有关罪名的情节要求

(二)根据期待可能性理论要求完善量刑情节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期的德国,发展到今天,经过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刑法学者的不懈努力,该理论体系日渐成熟,影响日益广泛。在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期待可能性理论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些国家的刑事司法实践中,期待可能性理论有两种适用途径,一个是作为法定的责任阻却事由,另一个是作为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法内法外都有体现期待可能性理论。日本法院虽没有把期待可能性理论直接作为判决的依据,但是在判决中进行了默认,期待可能性在现在的德国没有二战后应用的频率高,主要是因为经济和法律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在我国,虽然已经开始对该理论进行研究,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还有待深入探讨。我国是典型的四要件犯罪构成说,在这样的犯罪构成下,期待可能性制度无从体现,一些案件的判决理由用现行的刑事规范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而期待可能性可以给出很好的解释。司法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依靠期待可能性理论可以合法合理的解决。因此,有选择性的借鉴和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我国刑法的完善有重要的意义。  而我国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后,如何将该理论与我国具体法律实际结合起来,或许是个比研究期待可能性理论更重要的问题,在酌定量刑情节中,如犯罪手段,犯罪环境,犯罪动机等可以增加期待可能性的相关内容,因为期待可能性的大小和量刑的轻重正相关,据此作出的量刑结果必然更加合理。我国刑法分则规定了很多情节犯,是否具有某些情节也直接影响对行为人的定罪,增加期待可能性理论规定之后,可以使得对行为人的定罪更准确,实现罚当其罪,可以很大程度上杜绝错误定罪,并且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也是很好的限制,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将是我国刑事法制发展的大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