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评价问卷》的编制
【6h】

《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评价问卷》的编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问题提出

2.文献综述

2.1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研究现状

2.2 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测量工具的研究

3.研究构想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4.《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价问卷》的初步编制

4.1 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5.《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评价问卷》的应用

5.1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4 小结

6.讨论与分析

6.1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的构建

6.2 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7.结论

8.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开放式问卷

附录(二) 专家内容效度问卷

附录(三) 《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评价问卷》初测问卷

附录(四)《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评价问卷》正式问卷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和追求,而体育锻炼作为低经济支出、低风险、低副作用并且能够保持身心健康的手段,使得人们在选择体育锻炼时有了新的期待,促使人们对体育锻炼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回顾了我国近30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的研究,发现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所存在的局限与不足中,较为突出的是研究内容多偏向心理健康的消极方面,所采用的测量工具多为国外已有量表或单一维度量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与锻炼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心理测量法等方法,探讨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因素,建构心理效益评价体系。在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评价问卷,采用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心理效益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索与整合,构建了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价体系,包括同伴关系、身体主观感知、合理归因、自我调整、活动积极性以及社会支持六个维度,制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评价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内在一致性信度达到0.953,能准确测量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心理效益。
  综合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评价体系包括同伴关系、身体主观感知、合理归因、自我调整、活动积极性和社会支持六个维度;
  (2)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评价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的显著差异,针对不同的体育锻炼参与程度其心理效益也存在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