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类型寄生蜂翅面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6h】

不同类型寄生蜂翅面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致谢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昆虫翅感觉器官研究进展

1.1昆虫翅感觉器官的种类与分布

1.2昆虫翅感觉器官的神经元

1.3昆虫翅感觉器官的功能

1.4昆虫翅感觉器官研究存在的问题

1.5昆虫翅感觉器官与仿昆飞行器和仿生传感器

2膜翅目

第二部分试验研究

1材料

1.1供试虫源

1.2供试试剂

1.3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2.2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细腰亚目(Apocrita)锥尾部(Terbrantia)

1小蜂总科(Chatcidoidea)

1.1小蜂科(Chalcidiae)

1.2金小蜂科(Pteromalidae)

1.3跳小蜂科(Encyrtidae)

1.4旋小蜂科(Eupelmidae)

1.5蚜小蜂科(Aphelinidae)

1.6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

1.7缨小蜂科(Mymaridae)

2姬蜂总科(Ichneumonoidea)

2.1姬蜂科(1chneumonidae)

2.2茧蜂科(Braconidae)

3青蜂总科(Chrysidoidea)

3.1肿腿蜂科(Bethylidae)

4蜜蜂总科(Apoidea)

4.1蜜蜂科(Apidae)

第四部分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29种寄生蜂为研究对象,并以中华蜜蜂工蜂为参比对照,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翅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报道。根据研究表明,这30 种膜翅目昆虫的翅表面主要具有三种类型感器:毛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 供试的二十九种寄生蜂隶属三个总科:小蜂总科、姬蜂总科、青蜂总科。 大腿小蜂翅表面具有毛形感器与锥形感器,没有发现钟形感器的存在。 蝶蛹金小蜂的前翅具有毛形感器与钟形感器,钟形感器分布在翅痣表面;后翅具有毛形感器。 丽蝇蛹集金小蜂的前翅以毛形感器为主,具有毛形感器与锥形感器;后翅以锥形感器为主,具有毛形感器、锥形感器、钟形感器。 负泥虫金小蜂的前翅具有两种毛形感器,后翅具有四种毛形感器与两种锥形感器。 泛金蝇蛹金小蜂的前翅背面与腹面具有不同类型的感器,前翅背面具有毛形感器、钟形感器,腹面具有毛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后翅的背面与腹面具有不同类型的感器,后翅背面具有毛形感器,后翅腹面具有锥性感器。 荔蝽卵跳小蜂前翅背面与腹面具有不同类型的感器。前翅背面具有毛形感器与钟形感器,前翅腹面具有毛形感器、锥形感器与钟形感器;后翅仅具有无臼状突的毛性感器。 平腹小蜂的前翅背面以毛形感器为主,腹面以锥性感器为主;后翅背面以毛形感器为主,腹面以锥性感器为主。 体型微小的蚜小蜂科的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翅面均以毛形感器主,在浅黄思蚜小蜂的前翅翅痣表面观察到了钟形感器。 体型微小的赤眼蜂科的螟黄赤眼蜂翅面仅有毛形感器。 三棒缨小蜂、裂骨缨小蜂、柄翅缨小蜂、负泥虫缨小蜂和稻虱缨小蜂,其感器都是以无臼状突的毛形感器为主。 卷叶螟黄脸姬蜂、卷叶螟白星姬蜂.横带沟姬蜂、螟蛉刺姬蜂、趋稻厚唇姬蜂和半闭弯尾姬蜂,其具有的感器类型都是以毛形感器为主,在翅脉上有半圆形钟形感器的存在。 绒茧蜂、螟蛉绒茧蜂、三化螟茧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菜蛾盘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烟蚜茧蜂,其感器都是仅有毛形感器. 肿腿蜂科的管氏肿腿蜂前翅具有毛形感器,后翅具有锥形感器。 蜜蜂科的中华蜜蜂工蜂前翅具有毛形感器,后翅具有两种锥形感器。 对于蝶蛹金小蜂翅表面的感器进行超薄切片处理,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未观察到受神经支配的结构。

著录项

  • 作者

    石宇;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学科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叶恭银;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476.3;
  • 关键词

    寄生蜂; 翅面结构; 超微结构; 毛形感器; 钟形感器; 锥形感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