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研究——以S大学为例
【6h】

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研究——以S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分制的概述

一、学分制的相关概念

二、学分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国外学分制的发展状况

一、国外高校学分制的发展

二、国外高校学分制发展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

一、我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意义

三、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必然性

四、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 S大学学分制的实施情况

一、培养计划

二、S大学学分制实施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完善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二、完善我国的政策制度支持

三、完善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措施

四、完善学分互认制度

五、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学分制及选修制产生于18-19世纪的欧美国家,是以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因其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等优势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我国是较早实行学分制的国家之一,学分制在我国经历了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学分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在我国开始恢复和发展推行,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实行的是这一教学管理制度,但是其实行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而是学年制和学分制相结合的制度。
  本文对学分制的基本内容做了简要的论述,对国外学分制产生与发展进行了介绍,并揭示其给我国的启示。分析我国学分制发展的制约因素,对S高校的学分制发展实施状况进行了阐述,分析S高校学分制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给与的启示,探讨适合我国学分制改革的措施,不断完善我国高校的学分制。
  本文按照研究思路划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
  第二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学分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论述。并概述了学分制下人本主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教育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分析国外高校学分制的实施现状,列举了美国、日本、德国与英国几个国家,并阐述对我国的启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选课制的必要性及要完善导师制。
  第四部分,分析我高校学分制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引进及推广、取消与停顿、恢复及发展等阶段,学分制的发展在我国经历了变迁,阐述学分制实施的必然性及我国学分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S大学学分制的情况,以S大学为例进一步的分析。
  第五部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学分制进一步完善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转变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完善我国的政策体制;加强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措施;加强校园网络化建设,使得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最后,要不断完善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著录项

  • 作者

    丛晓萍;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茂聪;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7.3;
  •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分制; 教学管理; 实施状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