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反英雄的英雄——亨利与尤索林比较研究
【6h】

反英雄的英雄——亨利与尤索林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0.1国内外研究动态

0.2研究方法、选题意义

第一章亨利与尤索林的共同点之比较

1.1战争英雄

1.2战争逃兵

第二章亨利与尤索林的不同点之比较

2.1游戏人生与追求真挚的爱情

2.2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与消极的和平主义者

第三章20世纪现代英雄观与传统英雄观之比较

3.1伦理道德观比较

3.2人生哲学观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内外学者对《永别了,武器》和《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研究成果可谓不胜枚举。对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研究已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态势,主要集中在硬汉形象、悲剧意识、女性形象、虚无思想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研究也是很活跃的,主要集中在黑色幽默艺术手法探析、尤索林人物个性分析、人物象征意义分析、作品主题分析等方面。综观学术界研究成果,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作品的研究或者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上,却未能对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亨利和尤索林进行比较研究。而本文通过《永别了,武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两名主人公亨利、尤索林形象异同之比较,辨析20世纪现代英雄观与传统英雄观之差异。用以拓展学术界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领域,正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本细读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重点把握作家的创作与时代及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作品中的男主人公与社会的联系,从而探求亨利与尤索林两个形象的异同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现代英雄观与传统英雄观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及人生哲学观的差异并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分析亨利与尤索林形象的共性。通过反英雄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揭示反英雄的产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由特定的历史与社会环境造成的。两位主人公从参战初对战争的认识到最后理想的破灭并选择逃避而成了与战争机器对抗的反英雄。 第二章阐述亨利与尤索林形象的不同点。亨利和尤索林是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时段在战争严酷的现实面前遭遇幻灭,最终成长的两位热血青年。尤索林和亨利最初的参战是对社会的一种认同——爱国与责任。但是,亨利与尤索林在与战争的不断反抗中,在现实环境的压迫下,从自己所处的荒谬、丑恶且充满死神威胁的环境中,看清了所谓的英雄的真正面目。他们没有选择传统式的悲壮地付出自己的生命,而是苟活了下来,追求另外一种生命价值。亨利对挫折和厄运,艰辛抗争却漫无目标。尤索林是清醒的,他在无法超越所面临的荒谬的世界和人生困境之时,面对疯狂世界不放弃自由选择,最终实现消极和平。 第三章传统英雄观与现代英雄观的比较。传统英雄观是个体在集体或国家利益面前绝对的服从并大多选择牺牲与悲壮。然而,战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了传统的道德准则,也促成了美国人们从传统英雄观到现代英雄观的转变,现代英雄观则更趋于现代非理性主义与人性化。20世纪美国战争小说所塑造出来的英雄则是以个体的生命和自由为价值标准,他们对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敢与国家意志相对立,否定战争、控诉战争的罪恶。通过传统英雄观与现代英雄观的比较分析,本文肯定了古今英雄观的演化过程是人生哲学与伦理道德取向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对亨利与尤索林的剖析亦让世人明白一个道理,类似亨利、尤索林式的反英雄存在有一定的积极性,两位“反英雄”这种不理想的方式来表达对理想的渴望,揭示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自身前途和利益的思考。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反英雄人物与专制的社会制度对抗最终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著录项

  • 作者

    王瑛;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建;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小说;
  •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 英雄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