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新世纪谍战电视剧人物形象研究
【6h】

中国新世纪谍战电视剧人物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二)问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三)谍战电视剧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世纪谍战剧中的英雄形象——历史漩涡后的人性复归

(一)完美英雄的“进化论”

1.从“英雄的人”到“人的英雄”

2.谍战剧中英雄形象的转变

(二)新英雄主义下的个性释放

1.寂寞灵魂与激昂情感的较量

2.悲情草根与本色英雄的碰撞

二、新世纪谍战剧中的特务形象

(一)传统反面人物形象的瓦解

1.传统反面人物形象塑造的诟病

2.反面人物形象塑造意识的重新建立

(二)“扁”到“圆”的飞跃:成长中的反面形象

1.个体鲜明的特务群像

2.反面角色的悲情人生

三、新世纪谍战剧中的女性形象

(一)逃离男性话语的桎梏

1.被“形成”的女性:男权文化下缺损的女性形象

2.站起来的女性意识

(二)谍影世界中的浪漫温情

1.忠贞不渝的革命伴侣

2.亦正亦邪的野蛮特工

3.双重身份的红色义士

4.涅槃重生的“小布尔乔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新世纪谍战电视剧部分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上世纪的1981年,由王扶林导演执导、张连文主演的九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在中央电视台一经播出,便拉开了我国谍战电视剧的序幕。进入新世纪后,2002年的《誓言无声》带着自身特有的神秘气质重返“谍战”舞台,为谍战电视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的几年中,《暗算》、《潜伏》、《旗袍》等众多谍战剧作品依次登场,特别是近几年,谍战剧在电视荧屏中的播出率和收视率居高不下。不得不说,在电视剧作品类型百花齐放的今天,谍战题材类型的电视剧能够异军突起,实在算得上是电视剧界的神话。谍战剧之所以能火爆荧屏,除了主流意识的引导和参与作品制作人员的努力外,当然还与作品本身的巨大魅力是分不开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剧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一部《暗算》让人们认识了柳云龙塑造的安在天,一部《潜伏》让人们记住了孙红雷扮演的余则成。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所以为观众呈现一个个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成为了影视作品的重中之重。
   本文以我国新世纪谍战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以新世纪谍战电视剧为依托,并通过运用广播电视艺术学、美学等研究理论对新世纪谍战剧中的英雄形象、特务形象以及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入剖析。此外,文中还尝试对谍战电视剧这一概念进行重新界定。本论文共分为三个章节,在论文第一章中,分别从两个部分对我国新世纪谍战剧的英雄形象作以分析。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传统英雄形象形成的历史语境以及新英雄形象变迁的原因及特点。第二部分则结合实例分析了新世纪谍战剧中的新英雄形象。在论文的第二章中,对我国新世纪谍战电视剧中的反面形象,即特务形象作以探讨。与论文第一章结构相同,本章也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传统谍战剧中塑造反面人物形象的诟病及其塑造意识的重新建立。第二部分则在承接上一节内容的基础上,对新世纪谍战剧中的特务形象做了全面剖析。在论文的第三章中,主要针对新世纪谍战剧中全新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探讨。其结构框架与前两章并列,亦有两个部分组成。分别从女性意识的崛起和谍战剧中女性形象的分类探讨等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阐述。
   此外,本文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并得出了我国新世纪谍战电视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优势及主要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新世纪谍战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与梳理,一方面本文力图能使这些艺术形象可以为当代人的生活带来更为现实的意义,另一方面本文希望能为我国日后的谍战电视剧在人物形象上的积极创新和锐意改革带来更为深远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赵艳香;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学科 广播电视艺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满华;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J905.2;
  • 关键词

    谍战题材; 电视剧; 人物塑造; 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