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edmodo的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研究
【6h】

基于edmodo的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图目录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问题的提出

1.1.1 信息化环境下协作学习思潮的涌起

1.1.2 教育信息化的呼吁

1.1.3 教师备课组自身的诉求

1.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1.1 edmodo的应用研究

1.1.1 edmodo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1.1.2 edmodo平台在师生交互中的应用

1.1.3 edmodo平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1.2 基于wiki的协作学习的相关研究

1.2.1 wiki促进协作学习的应用

1.2.2 基于wiki的协作平台研究

1.2.3 基于wiki平台协作学习的环境和活动研究

1.2.4 基于wiki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

1.3 关于教师备课组的研究

1.3.1 备课组的建设

1.3.2 备课组的活动研究

2 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理论基础

2.1 远距离交互理论

2.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3 远程在线协作备课交互的分类

3.1 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概念

3.2 远程在线协作备课交互的类型

3.2.1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

3.2.2 教师与内容的交互

3.2.3 内容与内容之间的交互

4 基于edmodo的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必要性

4.1 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资源动态发展的呼吁

4.2 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缺少必要的奖励和管理

4.3 edmodo平台的优越性

5 edmodo环境下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交互

5.1 edmodo环境下教师协作备课过程

5.1.1 教师身份认证以及远程在线协作备课小组的创建

5.1.2 自助式在线阅读

5.1.3 远程在线交互、协商

5.1.4 形成个人教案

5.2 基于edmodo的教师协作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的交互

5.2.1 外化

5.2.2 内化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今互联网崛起的时代,使教育中涌起了信息化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思潮,不仅传统的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面临着挑战,传统的教师协作备课方式也迎来了新的“面貌”——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
  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师协作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缺失的现象,避免了传统教师协作备课流走于形式,主要由单个教师来备课的现象。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对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信息化,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个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次,通过对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的研究,能够使教师对备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避免了传统备课封闭性的特点,提高了备课的质量,从而提高了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再次,实施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师可以足不出户与高级教师、专家学者等及时、有效的沟通,使偏远的乡村能及时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方式之一;最后,该种协作备课方式扩展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形式,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加强了21世纪特色校园的建设——信息化校园。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一方面是对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的研究并构建出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流程图;另一方面从外化和内化的角度来诠释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本研究以教师协作备课过程中的有效沟通、交流的缺失为核心问题。通过收集目前教师协作备课和教师远程交互的相关文献,分析目前教师协作备课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展开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和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的研究。
  本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信息化环境下协作学习思潮的涌起、教育信息化的呼吁、教师备课组自身的诉求三个视角探讨了目前教师远程协作备课所处的背景,此外,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资源的动态发展、备课质量、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视角来探讨了研究该命题的意义。
  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相关研究。该部分主要从edmodo的相关应用研究、基于wiki协作学习的相关研究、教师备课组的相关研究三个方面来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第三部分为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理论基础。该部分论述了远距离交互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将其作为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为远程在线协作备课交互的分类。首先,界定了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概念;其次,将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交互分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教师与内容的交互、内容与内容之间的交互,并对每个交互类型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五部分为基于edmodo的在线协作备课的必要性。该部分主要从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资源动态发展的呼吁、目前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缺少必要的奖励和管理以及edmodo平台的优越性三个视角探讨了基于edmodo的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必要性。
  第六部分为edmodo环境下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交互。首先,搭建了edmodo环境下教师协作备课的过程,将其过程分为教师身份认证以及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小组的创建;自助式在线阅读;远程在线交互、协商;形成个人教案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地阐述。其次,从外化、内化的视角详细、深入论述了基于edmodo的教师协作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的交互。
  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和不足。该部分主要总结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以及目前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从而,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过程流程图。(2)得出了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实质为教师与教师之间不断地外化→内化→外化→内化……,无限的转化、提升,直至协作知识的构建形成,甚至无穷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