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读者----主体间性视角下的美学理论
【6h】

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读者----主体间性视角下的美学理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反思美学:历史的或先验的

第一章、审美活动结构分析

第一节、对美学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多元个体概念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个体″概念分析

三、个体结构与惟我论问题的出路

四、作为特殊审美主体的自然

五、从中国古典思想看多元个体概念

第三节、从主体间性角度看审美活动的一般性结构

第二章、审美活动中作者与读者关系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西方审美活动中作者与读者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半人半神阶段

二、类的人阶段

三、个体人阶段

第二节、中国审美活动中作者与读者关系的历史演变

1、神人阶段:鬼神崇拜时期

2、圣人阶段:心性世界

3、近现代阶段:以美育代宗教

第四节、中西审美活动中作者与读者关系历史演变的比较

第三章、以交流为特征的审美活动

一、人称指示词″性″的变化的含义

二、人称指示词″数″的变化的含义

三、审美交流中的作者和读者关系

第一节、作者-他人模式

第二节、全能全知视角下的对话模式

第三节、非全能全知视角下的作者-读者-第三者模式

第四节、审美交流结构的存在论阐释

第五节、审美交流结构的心理学阐释

一、通过审美实现个体整一化的审美心理阐释

二、审美情感体验交流如何可能

第四章、新审美结构的现实基础:网络

第一节、网络的哲学美学阐释

一、问题的提出

二、软件和硬件

三、单机和网络

四、人/机界面及网络人文世界

五、网络虚拟空间

结语:网络的存在论

第二节、网络艺术论

结语、″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新美育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个人简历

附博士后期间发表论文

个体概念与惟我论问题

网络时代的审美

网络的哲学分析

哲学的多元视角如何可能?-对当代哲学起点转变意义的阐释

展开▼

摘要

该文从对美学学科的反思入手,认为历史主义方法是美学学科超越主客二分和二元对立思维,建设未来中国美学的可选之途,并以历史主义视角为基础,提出一种以多元个体为基础的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构想,文章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