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硫化氢中毒肺损伤的分期影像学表现及CT评分与氧合指数相关性研究
【6h】

急性硫化氢中毒肺损伤的分期影像学表现及CT评分与氧合指数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影像分析

4、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1.轻度急性硫化氢中毒的CT表现

2.中度急性硫化氢中毒的CT表现

3.重度急性硫化氢中毒的CT表现

4.中度硫化氢中毒与重度硫化氢中毒CT评分的比较

5.中度硫化氢中毒与重度硫化氢中毒血气分析的比较

6.急性硫化氢中毒肺损伤的CT评分与氧合指数的关系

讨论

结论

附图及说明

参考文献

综述 硫化氢中毒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硫化氢中毒后各时期急性肺损伤的CT表现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硫化氢中毒后急性肺损伤提供分级依据;探究急性硫化氢中毒后肺损伤的CT评分与氧合指数有无相关性,为CT评分是否能应用于急性硫化氢中毒后急性肺损伤的评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材料与方法:
  对符合课题要求的62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以发病后一系列的胸部影像和临床资料作为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GBZ31-2002《职业性H2S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按急性期、消散期和恢复期分期观察和统计其肺部的各种影像改变;易发部位以肺叶为分析单位,左肺按上叶、下叶、全肺,右肺按上叶、中叶、下叶、上中叶、中下叶、全肺进行统计;影像学表现按斑片状磨玻璃影,大片状磨玻璃影,斑片状实变影,大片状实变影,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间质改变进行分析。参考改良肺损伤评分标准中的胸片评分标准提出CT评分;分析中度组、重度组在急性期与消散期的CT评分有无差异;分析中度组、重度组在急性期与消散期的氧合指数有无差异;分析急性硫化氢中毒后肺损伤CT评分值和氧合指数的关系。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K-S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并利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T评分与氧合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若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进行描述并利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T评分与氧合指数之间的相关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A、急性硫化氢中毒肺损伤分级分期CT表现
  轻度30例(30/62)。急性期表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18例(60%)影像表现正常,12例(40%)表现为肺血管纹理稍增粗,模糊,1例合并两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合并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消散期表现,治疗后8例4-8天后进行了复查,两肺均未见新发病灶,均未见纤维条索残留。
  中度23例(23/62),急性期表现为急性化学性支气管肺炎。病灶分布右肺上叶4例(17.39%),右肺中叶6例(26.09%),右肺下叶13例(56.52%),左肺上叶6例(26.09%),左肺下叶15例(65.22%);病灶形态斑片状磨玻璃影15例(65.22%),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12例(52.17%),斑片状实变影10例(43.48%),间质改变9例(39.13%),支气管双轨征6例(26.09%),未见大片状实变影。3例合并两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合并一侧胸腔少量积液;斑片状磨玻璃影、斑片状实变影、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间质改变、支气管双轨征均以两肺下叶分布为主。消散期表现,治疗后18例3-5天后进行了复查,肺内病灶均明显吸收,病灶边界变清,密度变淡;2例合并两侧少量胸腔积液均吸收,2例原来没有胸腔积液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恢复期表现,6例8-15天后复查肺内病灶基本吸收,3例有纤维条索残留。
  重度总共9例(9/62)。急性期表现为肺水肿:1例(11.11%)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其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斑片状、大片状磨玻璃影,其内合并有实变影;8例(88.89%)表现为中央性肺水肿,表现为两肺蝶翼状分布的磨玻璃影,以中内带为主,其分布沿重力线方向密度逐渐增加(以背侧显著),病灶边缘不清,6例合并有实变影,大片状实变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消散期表现,治疗后9例4-6天后复查,病灶明显吸收,可见边缘模糊的结节状及纤维条索状高密度影。恢复期9例8-10天后复查病灶吸收结节状影变小,部分吸收完全;3例58-60天复查,可见纤维残留,其中1例100天后复查仍有纤维残留,纤维灶范围变小。
  B、急性硫化氢中毒肺损伤CT评分与氧合指数相关性
  23例中度中毒组急性期和消散期CT评分分别为2.26±1.37,1.34±0.65;9重度中毒组急性期和消散期CT评分分别为10.44±2.55,4.55±2.45。23例中度组与9例重度组CT评分在急性期有显著差异(t=8.811,P<0.01),23例中度组与9例重度组CT评分在消散期有显差异(t=3.289,P<0.05),即重度组在急性期和消散期的CT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组。
  19中度中毒组急性期氧合指数为303.58±26.90,8例中度中毒组消散期氧合指数为435.32±37.34;9重度中毒组急性期和消散期氧合指数分别为193.17±36.41,347.67±44.49。急性期重度组的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在均显著低于中度组(t=8.60和9.06,P<0.01);消散期重度组的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在均显著低于中度组(t=4.21和4.38,P<0.01)。
  在P<0.01水平上,急性期和消散期CT评分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
  结论:
  急性硫化氢中毒后的肺损伤表现:轻度中毒者急性期胸部表现轻微,无肺泡内浸润病灶,消散期无迟发性病灶。中度中毒患者急性期主要为两肺下叶斑片状磨玻璃影,间有斑片状实变影,消散期病灶大部分吸收。重度中毒患者急性期表现为弥漫性分布或蝶翼状分布的磨玻璃影、实变影,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消散期病灶明显吸收,病灶边界变清,密度变淡,部分可见边缘模糊的结节状及纤维条索状高密度影。胸部CT对急性硫化氢中毒后分级分期有重要价值,能如实的反映病情的变化;急性硫化氢中毒肺损伤的CT评分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CT评分能够较好的反应肺损伤的程度,可以应用于急性硫化氢中毒后急性肺损伤的评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