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胎儿肺动静脉Doppler血流频谱同步记录法测量胎儿心脏传导时间的应用研究
【6h】

胎儿肺动静脉Doppler血流频谱同步记录法测量胎儿心脏传导时间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中英文缩咯词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三种不同方法测量AV、VA图像获取率比较

3.2 三种不同方法测得AV、VA值比较

3.3 AV、VA与孕周相关性

3.4 不同孕周AV、VA比较

3.5 不同双顶径胎儿AV、VA比较

3.6 AV、VA与心率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心脏传导时间评估心律失常的应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肺动静脉Doppler血流频谱同步记录法在定量测量胎儿心脏传导时间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21例16~41周的正常胎儿,采用脉冲多普勒法(PD法)、组织多普勒法(DTI法)及肺动静脉同步记录法(PA-PV法)分别测量心室开始收缩到下一心动周期心房开始收缩的时间间期(VA)和胎儿房室传导时间(AV),并计算三种方法的测量成功率。通过方差分析对上述三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并分析胎心率、双顶径、孕周与胎儿心脏传导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
  PA-PV法测量AV为107.67±12.42ms,VA为272.63±24.01ms;PD法测量AV为109.30±7.73ms,VA为269.98±37.18ms。DTI法测量AV为109.05±12.28ms,VA为270.01±36.38ms。胎儿心脏传导时间与胎心率呈负相关,与双顶径、孕周呈正相关。
  结论:
  胎儿肺动静脉Doppler血流频谱同步记录法具有更高测量成功率,能够更快速地测量胎儿的心脏传导时间,对于胎儿心律失常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潜在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