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地区70例随访的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相关肝毒性研究
【6h】

新疆地区70例随访的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相关肝毒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HIV/AIDS合并HBV和HCV感染研究新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对艾滋病患者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随访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治疗的不同时间对肝脏酶学指标的影响;不同HAART治疗方案对肝脏酶学指标的影响;HIV合并HBV或HCV出现肝脏酶学的变化;性别差异、维汉民族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出现肝功损害的情况。
   方法:对随访的70例病例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对随访不同时间里肝脏酶学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的抗病毒方案对肝脏酶学指标变化影响;合并病毒性肝炎或结核感染的病例肝功能情况,与无合并感染病例进行比较;不同性别、维汉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肝功损害的比较。
   结果:⑴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治疗3月时,均有明显上升。在治疗6月后,CD4+T淋巴细胞的生长趋势逐渐平稳;⑵经HAART治疗后不同时间不同程度的出现AST、ALT、GGT、ALP值的升高。与治疗前相比较,AST与ALT值在治疗后的第1个月后和第12个月后显著增高;⑶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对肝脏酶学指标影响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⑷合并病毒性肝炎或结核感染的病例肝功能情况,与非感染病例相比,出现肝脏酶学指标异常的比例明显增加;不同性别对肝脏损害无影响;对维汉两个民族出现肝损害比较,第一个月时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患者肝功能损害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AIDS经过抗病毒治疗,多数病人出现程度不同的肝损害,以轻、中度肝损害为主;时间上以第1月和第12月两次升高为主;多数病人能耐受HAART治疗,同时抗痨治疗对肝脏损害影响不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