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院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病原菌分布
【6h】

我院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病原菌分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实验对象

2.2 样本人群及估算

2.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及伦理原则

2.4 诊断标准

3 内容与方法

4 偏倚所采取的措施

5 数据收集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老年患者尿路感染影响因素的探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病原菌的分布以及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病原菌的耐药率,并为制定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体化给药依据。
  方法:
  采用1∶1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用药情况,通过查阅病例采集化验指标结果,进行尿培养、药敏试验,鉴定病原菌的分布,比较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应用JMP Pro10.0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单因素分析及病原菌的耐药率,在SPSS17.0软件中以是否患有尿路感染(病例组=1,对照组=0)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均作为自变量一起进入条件性配对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具有临床意义的危险因素。
  结果:
  被纳入的研究对象每组160人,共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320份,回收率100%,全部有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每日饮水量、每日户外活动量、蔬菜摄入量、清洗会阴部次数、住院次数、卧床及导尿情况,以及患有疾病次数、患有疾病(脑卒中)、一年之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次数、免疫抑制剂、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有疾病次数、长期卧床、留置导尿管、脑卒中、使用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的情况,每日户外活动量、会阴部清洗次数、留置导尿管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为均大于1),蔬菜摄入量、非甾体抗炎药是分析结果中无统计学意义;病原菌的分布:收集尿液标本160例,其中4例提前应用抗感染治疗,无培养出病原菌,156例标本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其中5例标本分离鉴定出两种病原菌感染,故总共鉴定出30种、161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的鉴定出率最大,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率最多,占54.04%,其次肺炎克雷伯菌(4.97%),奇异变形菌(4.5%);病原菌对耐药率,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无耐药,而对头孢替坦、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等。革兰阳性杆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烷无耐药,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最低,屎肠球菌耐药率为66.67%,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耐药率为0%等;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中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出87株大肠埃希菌,其中3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率为37.93%,肺炎克雷伯菌鉴定出8株,产生率为12.5%,产酸克雷伯氏菌鉴定出2株,都产生ESBLs;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相比敏感度为26.67%,中介26.67%,耐药40.00%,不相符6.67%;一般在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时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占首位(产生ESBLs或未产生ESBLs均包括在里面),其次为头孢菌素类。
  结论:
  导致尿路感染危险因素为职业、脑卒中、患有疾病次数、长期卧床、留置导尿管、使用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每日户外活动量、会阴部清洗次数、留置导尿管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前列腺增生均无统计学意义,这有可能本研究设计面积较窄而导致结果偏倚,故需要进一步研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最为多见,其次肺炎克雷伯杆菌,这类病原菌产生ESBLs率较强,故临床用药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