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巴尔喀什黑伞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6h】

巴尔喀什黑伞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食用菌生长适应性

1.1 食用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1.2 食用菌对营养条件的适应性

1.3 食用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巴尔喀什黑伞纯菌丝体获得

2.1 不同培养基对巴尔喀什黑伞菌丝成活的影响

2.2 不同接种方式对菌丝体获得的影响

2.3 不同组培接种块大小、年龄及切取部位对菌丝体获得的影响

第3章 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的环境因子

3.1 温度对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的影响

3.2 光照/黑暗处理对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的影响

3.3 不同pH值对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的影响

3.4 不同含水量对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的影响

第4章 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的营养条件

4.1 碳源

4.2 氮源

4.3 不同碳氮比对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的影响

4.4 不同氯化钠、硫酸钠浓度对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的影响

第5章 巴尔喀什黑伞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初探

5.1 菌种制备配方筛选

5.2 菌种制备最佳配方比较

5.3 出菇驯化培养料筛选

5.4 人工驯化栽培出菇试验

5.5 固体培养料理化性状研究

第6章 结论

6.1 纯菌丝体获得技术

6.2 环境因子适应性特点

6.3 营养因子选择性利用

6.4 巴尔喀什黑伞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巴尔喀什黑伞(Agaricus balchaschensis Samgina& G.A.Nam)是国内仅分布于新疆博斯腾湖、巴里坤湖等内陆湖泊沿岸特殊环境下的一种珍稀野生食用菌,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但近年来其野生资源产量急剧下降,因此对巴尔喀什黑伞进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是缓解野生资源不足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新疆博斯腾湖南岸野生分布的巴尔喀什黑伞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菌种获得、生长适应性以及人工驯化栽培关键技术等问题,通过对其采用组织分离、环境适应性检测、营养代谢生理及子实体诱导等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影响菌丝生长的关键因子及菌种培育关键技术,为巴尔喀什黑伞人工驯化栽培关键技术集成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如下:
  (1)在获得菌丝体的过程中,通过设置4种不同的营养配方,4种分离方式,10种不同子实体成熟度、大小及部位试验,结果表明,在营养配方上,马铃薯、胡萝卜、蛋白胨培养基更适合巴尔喀什黑伞菌丝体生长,成活率最高,为26.67%;在分离方式方面,组织培养更适合分离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组织分离的接种方式成活率为92.00%,显著(P<0.05)高于其它3种接种方式;未打开伞盖的子实体,在菌盖和菌柄连接处部位,切取直径9 mm大小的组织块,可以获得较好的接种效果。营养配方、分离方式、子实体部位及成熟度会影响巴尔喀什黑伞菌丝体获得。
  (2)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光照、pH和培养基含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巴尔喀什黑伞菌丝最佳培养环境为20~25℃,黑暗条件,pH6~8,培养料含水量47.37%~62.96%。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阶段要求中低温、嫌光的条件,喜弱酸至弱碱的土壤。因此,巴尔喀什黑伞菌丝在生长阶段应控制在黑暗培养,培养料含水量适中,pH值中性,避免高温的环境条件。
  (3)通过设置不同碳源、氮源及2种碳氮组合的碳氮比,研究结果表明,巴尔喀什黑伞菌丝对碳氮源及碳氮比具选择利用特征。巴尔喀什黑伞具有一定的碳氮源物质选择性,最佳碳源是乳糖,在乳糖培养基上菌丝总生长量为75.24 mm,菌丝体重量也较大为0.96 g;巴尔喀什黑伞对氮源物质的利用能力强弱为:有机氮源>无机氮源>氨基酸类物质。其中以牛肉膏最佳,在牛肉膏培养基上菌丝总生长量为69.78 mm,菌丝体重量也较大为0.18 g;在以葡萄糖和硝酸钾设置碳氮比时,其最适宜的碳氮比为15∶1,菌丝总生长量为74.13 mm;在以乳糖和硫酸铵设置的碳氮比时,最适宜的碳氮比为40∶1,菌丝总生长量为63.07 mm,因此巴尔喀什黑伞适宜设置的碳氮比的物质组合为乳糖和硫酸铵。总之,巴尔喀什黑伞菌丝对于碳源和氮源物质有较广泛的利用性,但对于碳氮源物质的种类搭配及比例有严格的要求。
  (4)通过对NaCl和Na2SO4两种物质不同浓度混合的49个配方试验,结果显示,巴尔喀什黑伞菌丝对于NaCl或Na2SO4有一定的耐受性,氯化钠浓度0.30%的菌丝总生长量为58.47 mm,硫酸钠浓度0.30%的菌丝总生长量为55.27 mm,而当两种盐混合后,在一定的浓度配伍下促进菌丝生长,而在另一些浓度配伍时抑制菌丝生长,说明巴尔喀什黑伞具有中等耐盐特性。
  (5)为了探究巴尔喀什黑伞对天然碳氮源物质的利用能力,设置不同菌种制备配方,研究发现小麦∶玉米=3∶1(V∶V)配方为最适宜的培养基,在这种培养基上菌丝总生长量为83.66 mm。揭示了巴尔喀什黑伞对天然碳氮源物质有一定的要求。通过对5种出菇驯化培养料不同配方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巴尔喀什黑伞菌丝适宜的出菇驯化培养料为棉籽壳菌糠,培养配方为棉籽壳40%,黄伞菌糠30%,牛粪20%,麸皮6.4%,尿素0.6%,石膏粉1%,石灰1%,过磷酸钙1%,菌丝总生长量165.10 mm。再一次证实巴尔喀什黑伞对营养有一定的要求。
  (6)为了解子实体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设置了筐式栽培、脱袋覆土栽培和床式栽培3种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巴尔喀什黑伞菌丝均可萌发生长并出现大量的扭结菌丝。菌丝体对栽培环境适应性强,但子实体诱导与发育要求严格的条件。
  (7)结合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巴尔喀什黑伞生长特性,巴尔喀什黑伞菌丝培养基的电导率值适宜范围为0.78~3.18,适宜的pH范围为5.85~8.12,确定了培养基材料EC值和pH的参考依据。棉籽壳通气孔隙大,麸皮持水力强,在配置巴尔喀什黑伞培养料时可以通过添加棉籽壳或麸皮调节培养料气水平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