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降低车用稀燃汽油机有害排放物NO的排气再循环的研究
【6h】

降低车用稀燃汽油机有害排放物NO的排气再循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1.1环境问题

1.1.2能源问题

1.2汽油机有害排放物HC、CO、NOx的生成机理及其控制策略

1.3降低汽油机有害排放物、改善其燃油经济性的主要技术措施

1.4车用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

1.4.1稀薄燃烧技术的研究状况

1.4.2稀薄燃烧技术的优势

1.4.3稀薄燃烧存在的问题

1.4.4改善稀薄燃烧过程的主要措施

1.4.5分层稀燃技术

1.4.6其它稀薄燃烧技术

1.5排气再循环(EGR)

1.5.1EGR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1.5.2提高EGR比率的措施

1.5.3EGR的研究开发现状

1.5.4分层EGR系统

1.6催化转换技术

1.6.1氧化催化转换器

1.6.2三效催化转换器(TWC)

1.6.3稀燃三效催化转换器

1.7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排气再循环系统的设计及试验装置总体布置

2.1概述

2.2排气再循环系统的设计

2.3其它试验装置

2.3.1可变涡流进气结构

2.3.2三效催化转换器

2.3.3试验设备

2.3.4发动机主要参数

2.4试验系统总体布置

2.5稀燃极限的定义

2.6排气再循环(EGR)率的定义

2.7排气再循(EGR)极限的定义

2.8准均质稀薄燃烧的概念

2.9试验方案

2.10本章小结

第三章空气运动对稀薄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

3.1概述

3.2本章试验内容

3.3斜轴涡流对稀薄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

3.4空气运动对稀混合气燃烧及当量比混合气燃烧的影响对比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稀薄燃烧汽油机排气再循环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4.1概述

4.2本章试验内容

4.3排气再循环对稀燃汽油机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4.3.1发动机处于纯滚流状态下排气再循环(EGR)的影响

4.3.2发动机处于斜轴涡流状态下排气再循环的影响

4.3.3发动机处于纯滚流与斜轴涡流时排气再循环的影响程度对比

4.3.4发动机处于经济油耗区时排气再循环的影响程度比较

4.4排气再循环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改善程度分析

4.4.1纯滚流状态下排气再循环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改善程度分析

4.4.2斜轴涡流状态下排气再循环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改善程度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稀燃汽油机“排气再循环+三效催化转换器”的效果分析

5.1概述

5.2本章试验方案

5.3“排气再循环+三效催化转换器”的转化效果

5.3.1纯滚流状态下“排气再循环+三效催化转换器”的转化效果

5.3.2纯滚流时发动机处于经济油耗区内NOx的转化效果比较

5.3.3纯滚流状态下经“EGR+三效催化转换器”后NOx排放分析

5.3.4斜轴涡流状态下“排气再循环+三效催化转换器”的转化效果

5.3.5发动机存在斜轴涡流及在经济油耗区时NOx的转化效果比较

5.3.6纯滚流与斜轴涡流状态,经济油耗区内NOx的转化效果比较

5.3.7斜轴涡流状态经“EGR+三效催化转换器”后NOx排放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6.1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车用稀燃汽油机有害排放物单位的换算

Ⅰ.1将三种有害排放物的单位换算成g/kw.h的方法

Ⅰ.1.1根据国标GB/T 14762-93计算NOx、CO、HC的质量排放

Ⅰ.1.2根据国标GB/T 14762-93补充件计算Kh

Ⅰ.1.3发动机在某一工况下的有效功率Ne计算

Ⅰ.2由g/kw.h换算成g/km的方法

Ⅰ.3举例说明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设计了一套车用汽油机排气再循环(EGR)系统,该系统将废气引进气缸后,废气与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产生了分层.该系统不需对发动机作任何改变,只需将其安装在原来的发动机上,成本增加不多.将此系统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可变涡流进气结构以及三效催化转换器一起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