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体系研究
【6h】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的意义

1.3研究的思路、内容及主要方法

第二章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体系述评

2.1德国职教师资教育体系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2.1.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的德国职业教师教育

2.1.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的德国职业教师教育

2.2联邦统一立法与各联邦州自行立法

2.3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实施阶段

2.3.1第一阶段: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大学教育阶段及其特点

2.3.2第二阶段: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实习预备年及其特点

2.3.3教师教育阶段的国家考试制度

2.4职业学校教师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2.5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改革

2.5.1职业学校教师教育过程需要改革的前提条件

2.5.2新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结构的目标

第三章职业学校教师教育实习学期制度和能力合作培养项目剖析

3.1实习学期制度介入的背景和动机

3.2“科斯坦模型”学校实践的职能和结构

3.2.1第一模块的具体要求:获得最初的教学经验

3.2.2第二、三模块的具体要求:专业教学法的习得和运用

3.3教学法要求与“科斯坦模型”

3.4实习学期的目标: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

3.5巴登符腾堡商业学校与曼海姆大学职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合作项目

3.5.1能力培训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基础

3.5.2曼海姆能力合作培养项目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实现

第四章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体系的特点

4.1强调入学资格的严格性

4.2加强大学教育阶段专业与职业的一致和协调

4.3坚持贯彻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4.4通过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选拔未来职业学校的教师

4.5实习学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

第五章德国职业学校教育体系对中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5.1中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5.2借鉴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体系经验对中国的几点思考

5.2.1加强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比重

5.2.2大学阶段实习学期制度对中国职业教师教育大学教育的启示

5.2.3加强实训实习机构间的合作

5.2.4第二阶段实习预备期的引入和完善

5.2.5严格规范中国的职业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

5.2.6动态改革和静态改革措施相结合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水平是影响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和核心。职业学校教师是为了帮助学生们通过职业教育达到预期的职业目标,因此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具备职业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行动能力。构建一个完整、结构明确、理论和实践紧密融合的教师教育体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在上岗之前经历的教育过程:大学教育阶段,实习预备期阶段以及两次决定性的国家考试。通过对两个阶段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和学分分配、教学方式、组织及活动安排以及对于两次国家考试具体实施过程的描述分析,引出了本文的主体思想: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契合。这里的契合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紧密联系,而且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思想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很深入地渗透在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体系中。 本文通过分析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研究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模式,剖析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第一阶段的入学条件、专业与职业的协调一致性、以及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国家考试制度和中国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大学阶段的介入实习模块和教师教育第二阶段实习预备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分析其优缺点。借鉴德国先进的培养模式,提出适合于中国国情对于建构中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的建议,并且谋求中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对策。对中国普通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介入职教师资培养这一新事物的背景及发展趋势作以深入的分析,以期促进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对培养高水平的职教师资,进而对提升职教水平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